【致富智庫】專業名詞多易混淆 拆解財經數據邏輯謬誤

2024年08月03日 10: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對多數讀者而言,財經新聞一直以來都有着較高的門檻,原因是此類報道中經常包含專業名詞以及術語。隨着近年愈來愈多投資者關注美國股市以及其他國際市場消息,各種外圍財經數據更令人感到眼花繚亂,不單止是難以理解背後含意,甚至乎會有人把不同的數據混淆。東網綜合了多項經常被錯誤解讀的海外財經數據,拆解每項數據的含意及背後邏輯,以助讀者更容易掌握環球經濟脈搏,同時免受錯誤訊息所影響。
美PCE物價指數常被誤用簡稱
作為經常提及的通脹指標,消費物價指數(CPI)是衡量物價變化的指標,主要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服務價格,並且常以「百分比變幅」為表達形式,這一點相信不難理解。然而,許多人卻搞不清楚另一款美國常用的通脹指標——「個人消費開支(PCE)物價指數」,把「PCE物價指數」錯誤地簡稱為「PCE」。
首先,PCE是由美國商務部統計並發布,全稱為「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對應中文為「個人消費開支」。顧名思義,此數據是指美國居民的消費開支,即美國人到底花了多少錢消費購物,亦即是國內生產總值(GDP)統計中反映「消費總額」的部分。換句話說,美國的「PCE」其實就類似於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或者美國的零售銷售數據,只不過統計覆蓋的範圍更加全面。
商務部統計消費總額的時候,亦會連帶着記錄物價的數據,因此在PCE統計之下額外加入了一則分項數據,並稱之為「PCE物價指數(PCE Price Index)」,作為衡量物價指標。因為PCE物價指數能夠反映各類消費開支權重的特性,因而被聯儲局用作政策參考指標,並且廣為人知。
只不過坊間有分析「PCE物價指數」時,錯誤地略去了「物價指數」,僅稱為「PCE」。此說法相當於混淆了消費總額變化與物價升跌的幅度。若想表達物價變化,正確寫法除了全稱以外,亦可略稱之為「PCE物價」、「PCE通脹率」等,但不可以「PCE」略稱之。
PMI調查機構屢遭誤報
採購經理指數(PMI)是由一系列衡量私營經濟的調查所得出的數據,為領先指標中一項重要數據,一般包括對大量企業的生產、新訂單、商品價格、存貨、僱員、交貨等狀況的調查結果。雖然統計方法大同小異,但不同統計機構調查的PMI,卻經常令人混淆,甚至乎被錯誤引用。
以美國為例,具一定公信力的PMI調查主要有兩個,一是標普(S&P)全球市場財智的調查;另一個則是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的調查。若論接納程度,ISM的調查其實更常獲大型研究機構、金融公司所使用,而標普的數據則相對而言較少機構採用。
值得留意的是,ISM過去把自家PMI調查稱為「製造業指數」與「非製造業指數」,惟考慮到舊稱有些意味不明的感覺,近年ISM把其PMI指數名稱正名為「製造業PMI」與「服務業PMI」。問題是坊間仍有使用舊稱,結果造成混淆。
站在讀者角度,「非製造業指數」之類的指數名稱簡直是不知所云,亦增加了理解難度。
這種混淆的情況在標普的PMI調查中更加過分,許多分析依然採用舊稱Markit PMI,但原來負責進行調查的公司IHS Markit已經在2022年與標普完全合併,對外亦統一用「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的名稱,故改名為標普PMI。只不過在不少分析中,已經消失的Markit卻依然存在。更過分的是由於標普PMI每月會分兩次發布(第一次是初值,第二次是修正值),結果有些分析一時用標普PMI,一時用Markit PMI,就如同在21世紀的今日偶爾地把俄羅斯稱呼為羅宋,實在莫名其妙。
另外,標普PMI實際上在不同地區都會有機會以冠名方式公布,比如中國的「標普PMI」其實就是「財新PMI」,標普(或者是前身IHS Markit)在各國都有與當地的機構合作,出讓其冠名權,由於統計機構都是同一家,這些數據其實是能夠拿來作橫向對比,但反過來看,標普與ISM的PMI之間沒有太大的可比性,因為調查方式、樣本都存在差異。
機構期貨持倉報告有3款 分類複雜引述易出錯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每周公布的機構期貨持倉報告(COT),經常獲外媒引用報道。不過,由於外媒在引述該數據時經常寫得含糊不清,若靠翻譯外媒報道而未查閱COT的原始數據,有機會未能掌握準確資訊。
COT報告大致分3款,一款是COT Legacy(Commitments of Traders Legacy report),當中把投資者的持倉分為兩大類,「商業」(commercial)與「非商業」(non-commercial),前者是公司出於業務對沖需求而建立的期貨倉位,比如某航空公司需要鎖定燃油成本,故買入原油期貨;而後者則是沒有商業需求、單純為了投資炒賣而建立的倉位,因此這些「非商業倉位」一般又叫做「投機倉位」。
另一款叫做現行分類報告(Current Disaggregated Reports),涵蓋了大宗商品期貨,把投資者的持倉分為「4+1」,分別是「生產者/商人/加工商/使用者」;「掉期合約交易員」;「託管資金 (Managed Money)」;「其他倉位」,在這4類之外的歸納為「不用報告」。
還有一款報告就叫金融期貨交易員報告(Traders in Financial Futures,TFF),主要涵蓋股市指數期貨、外匯期貨,倉位分為4類,分別為「交易商/中間人」;「資產管理經理/機構」;「槓桿基金」,以及「其他」。
更複雜的是,上文提到的3款COT報告,可以再分為兩個版本,一個版本是只計期貨合約總張數,不計期權;而另一版本則是期貨加上經對沖值(Delta)調整的期權數目合約,兩個版本的數據差異有時會非常大。
一般而言,外媒引述這些數據進行報道時,往往都不會提及其引述的版本是否包含了期權在內。
此外,坊間分析經常會引述不同款式的報告、不同的倉位項目,完全沒有一致性可言。比如上星期寫了COT Legacy的「非商業」倉位,下個星期就寫「資產管理經理/機構」的倉位,再下個星期就把「資產管理經理/機構」與「槓桿基金」加在一起分析,而且有時甚至一時用計「期貨+期權」,一時又只計期貨而不計期權。這些分析通常會配以「某某期貨淨好倉/淨淡倉創多少年以來新高」為結論,但當讀者試圖找出到底是「誰的倉位?甚麼倉位?有沒有計期權?」答案往往是不知道。
由於這類分析通常追求「創新高」作為賣點,但又缺乏一致性,每次都會引述不同的項目,故有時候會見到上周才分析過日圓淨淡倉創7年新高,本周又會見到日圓淨淡倉創3年新高,下周可能又是一個月新高的說法,令讀者難以掌握實際情況。
看到這裏的讀者,相信會感到眼花繚亂、不知所云,但上文其實已經用了最清晰的方法概括COT報告的複雜程度,因為COT報告的對象並非一般散戶投資者,外國媒體不知出於甚麼心理,總喜歡引述COT數據,但可能引用者本身也搞不清,所以隨便引述了幾句自己也不知道是甚麼但又創了新高的數據,從而令訊息變得混亂。
即使是專業投資者看了這類分析,其實也要大費周章核對數據,才能夠知道外國媒體報道中的是指哪一類投資者的倉位。因此,專業投資者通常會使用專業數據公司的統計,這些統計項目分類明確,是真正「有用」的資料;因為每款期貨都有不同特性,到底是好倉多還是淡倉多,對不同的資產而言也有着完全截然不同的啟示。
COT報告本身有一定參考價值,但外媒的報道手法卻經常混淆數據,投資者如欲了解真實情況,最好的方法是找原始數據資料,那就萬無一失了。
TIC報告披露美債持倉忽略價值變化
隨着近年地緣政治角力不斷升級,中美在各個領域的摩擦不斷,「去美元化」、「減持美債」之類的話題一直備受關注。許多分析都會引述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TIC)報告,該月度報告披露了各國持有的美國資產持倉,包括美國國債、企業債、美股等。然而,在分析中國的美債持倉變化時,往往忽略了價值變化的部分,單純用持倉總金額變化去判斷中國「增持」或「減持」。
TIC報告在今年6月開始,正式對外披露長期證券(股票及一年期或以上的債券)持倉的「價值變化」(valuation change),並且可以追溯至2023年2月。有了官方的數據參考,可以見到今年1月時,許多分析誤引了2023年11月(報告的發表期滯後兩個月)時「中國增持美債」的消息。
從事後更新的數據來看,當月中國實際上淨賣出124.59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但坊間不少分析都誤以為當月中國增持124億美元,原因是由於沒有注意到當月美債價格的變化。
若忽略美債價格變幅,持倉總金額是「減持」,那麼類比之下,只要某隻股票下跌,就算大股東沒有任何交易,難道可以直接視作「大股東減持」?若此邏輯說得通,那麼舉例港鐵公司(00066)股價一升,那就算是香港政府「增持」了,這種說法顯然不合理。
雖然美國TIC報告在6月起才補充當月的減持幅度數據,但東網一開始已注意到去年美債價格變化的影響,並在今年2月時以《中國美債持倉明增實降》為題,詳細地解釋了如何利用債券價格變化,合理地推算出中國實際上減持了美債,而美國財政部隔了近半年才補上的數據,亦證明了當初東網的分析推斷確實準確。
雖然TIC報告補充了價值變化,但其數據的統計始終有一定缺點,包括沒有統計美國以外國家之間的美元資產交易,比如中國向日本買入美債,就不會反映在該數據之內。只不過這部分數據理論上所佔比例甚少,如是者,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