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產評】全球貿易大洗牌 中美爭霸難分解

2024年09月24日 03: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貿易保護主義崛起是世界潮流,「去全球化」的號角早已吹響。中國與美國的貿易脫鈎,也是可見的將來一直持續的大趨勢,企業亦因為擔心地緣政治風險,紛紛重塑供應鏈、轉移生產地。不過,作為目前全球兩個最大的經濟體,要在經濟上完全分割,所需的時間恐怕數以十年計,期間的變數實在太多。對於一般升斗市民而言,身處於百年大變局中,不妨把目光放遠一點。
西方學者喜歡用「修昔底德陷阱」來詮釋中美之間如今的關係——即新興大國挑戰現有強權霸主國,雙方不可避免地陷入衝突。其出處正是來自於古希臘歷史名人修昔底德的一段話,大意指古希臘時期的強權斯巴達,對於日漸崛起的雅典心生恐懼,繼而使得兩大城邦走向對立與戰爭,最終爆發了大名鼎鼎的伯羅奔尼撒戰爭。
但少有人提到的是,伯羅奔尼撒戰爭乃一場持續了20多年的戰爭(由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期間斯巴達、雅典的聯盟打得有來有往,甚至乎到最後,取得全面勝利的斯巴達依然未能全滅雅典。這兩大城邦的恩怨亦繼續交織,後來雅典又聯合底比斯反勝了斯巴達,直到後來北方馬其頓崛起,再到羅馬帝國出現,斯巴達與雅典等一眾古希臘城邦,才逐漸淡出歷史舞台。
換言之,就算中美之間終有一戰,這場戰爭所持續的時間維度,恐怕會比一般人所設想的更長。更何況在今時今日的中美戰爭從來都是「兵不血刃」,雙方的鬥爭僅控制在貿易、科技層面,沒有全面爆發軍事戰爭。君不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事是如何深陷泥沼,哪怕是槍林彈雨的戰爭都要曠日彌久,更何況是一場不見血的經濟與科技戰爭。
誠然,如今中國已經不再是美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國,被墨西哥所取代,但多年來累積豈能一朝脫鈎。除非美國願意承受貿易脫鈎所帶來的巨大衝擊,容忍突然失去平價中國貨後通脹飆升、供應短缺,否則中美的脫鈎只能是漫長且難以見到盡頭的過程。
另邊廂,目前中國正有意減少對出口的依賴,試圖發力撐起內需。惟受到大環境因素拖累,加上內地樓市泡沫爆破後的陰霾仍未完全散去,經濟模式要實現轉型也需要一段長時間。在這段期間,與美國中斷貿易也無好處,反倒是逐步降低對出口的依賴,令經濟有充足時間平穩過渡才是上上之策。
對於一般人而言,中美之爭的結果到底如何,其實並不重要,畢竟這場戰爭隨時可能跨越半個世紀,有足夠時間讓一位懵懂孩童變成白髮老人。就如同千年之前斯巴達與雅典之間的戰爭,甚至乎好不容易分出勝負之後,結果居然被新崛起強權所殲滅,實在令人唏噓。
與其揣測誰勝誰負,倒不如把握眼前機會,要知道在東南亞有無數小國受惠於供應鏈轉移,而在美國臥榻之側的墨西哥亦已悄然崛起,新興市場漁人得利,發展前景更明朗實在,投資者得擴闊視野,變陣適應新環境,發掘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