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B1:炒華救市短癮 盼再維穩

2024年09月26日 00: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大行認為內地仍需採取更多財政措施來刺激內需。
中國轉推更激進的寬鬆貨幣政策,但為大市注入的強心針效力,進入第二日已大減,港股升幅縮水一大截即為例證,各大投行對一籃子政策化解經濟增長放緩仍有保留,尤其消費者需求疲弱和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將持續打擊信心。分析指,下一步焦點或是額外財政政策,擴大地方政府債券的特別用途作為購買樓盤、去庫存等始能發揮更大的穩經濟作用。
面對民眾對收入預期悲觀,「內循環」不夠順暢,中央周三(25日)再刊發意見文件,把「高質量充分就業」列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先目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內容有「促進勞動報酬合理增長」、「擴大社會保障覆蓋」、「積極應對人工智能(AI)等新興技術快速發展對就業的影響」;引導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至中西部和腹地,以稅收優惠和金融支持等讓各類主體「穩崗擴崗」。
對於社會熱烈期望的「派錢」似乎也有些眉目,例如對就業困難者、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者,按照規定給予一定的社會保險補貼。另一方面,民政部與財政部聯合部署向生活特別困難人士、孤兒等困難民眾發放單次生活補助。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及北亞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指,由於稅收和土地出售收入短缺,上月廣義財政支出按年下降2.9%,在一般公共預算下,稅收下降和支出責任相對剛性,今年可能出現5,000億至一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融資缺口,政府很可能增發債券來填補缺口。
該行雖然覺得內地今年經濟增長預測(4.8%)成真的機會率有所提高,但仍認為內地需採取更多財政措施來刺激內需,除額外發行最多一萬億元的政府債券外,針對政府基金預算層面的主要問題,似乎是缺乏可投資的優質專項,而非「缺水」,故冀中央透過擴大政府債的用途,包括用於購買未售出的商品房。
基金公司駿利亨德森稱,人行並無顯著改變內地實體經濟。初步是提振了市場,但若政府沒有後續行動解決房地產供應過剩、地方財政、促進家庭消費,提振效果可能僅屬短暫。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辦公室亦指,復甦能否持續的關鍵是財政政策有否一起發力,預計額外財政刺激措施陸續推出,以緩解需求疲弱的問題,包括增加特別國債發行和在商品房、長者護理、教育等領域增加支出。
今次由人民銀行牽頭的救市組合拳,是否足以阻止日益惡化的經濟放緩,還是揭開了其他撐經濟措施的序幕,仍有待觀察。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副司長文華被問到未來會否追加「以舊換新」的國債額度、擴大補貼產品類別,他透露,將在現有政策基礎上開展政策效果評估,做好增量政策研究儲備。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則下發通知,就做好續貸工作、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提出7項舉措,銀行要應根據小微企業生產經營特點,合理設置貸款期限,擴大信貸資金覆蓋面。
不過,亞開行發表報告,指目前內地食品價格仍呈整體下行趨勢,估今年中國通脹率只有0.5%,低於4月預測的1.1%;在房地產市場經歷長期調整、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均偏弱的背景下,預計明年中國經濟活動將減速至4.5%,今年則料增4.8%,均與該行4月預測一致。經合組織(OECD)也維持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測分別於4.9%及4.5%,認為政府刺激措施被疲弱的消費需求,和房地產低迷所抵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