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研納入能源供應

2024年10月10日 06: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發展綠色金融是全球各地的大勢所趨。香港金融管理局今年5月發布《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與內地和歐盟的分類目錄接軌,亦正制訂下一階段的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涉能源供應範圍,並擬於明年初進行公眾諮詢。
金管局助理總裁(外事)許懷志在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年度論壇上稱,作為監管機構需要推動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綠色轉型,較早時已推出實體風險考核平台,讓銀行分析旗下貸款資產、物業的氣候風險敞口,例如透過政府公開數據分析水浸的影響,目前已有80家銀行登記使用。
渣打冀投放2.3萬億助轉型
渣打銀行香港董事總經理陳銘僑最新提及,該行目標是到2030年投放3,000億美元(約2.34萬億港元)用於綠色和轉型融資,並料明年會有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的可持續金融收入。
據該行估算,整體發展中市場為實現淨零排放目標,現時資金缺口達95萬億美元(約741萬億港元);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則仍然要額外投資1.8萬億美元(約14.04萬億港元),其中在道路、交通、建築及製造等方面有巨大機遇。
另滙豐香港區行政總裁林慧虹表示,一直與公私營各方合作應對綠色轉型,例如與中華煤氣(00003)合作為客戶提供綠色相關的利率優惠;又稱滙豐在亞洲的營運碳排放,較2019年的基礎減少約一半,認為集團作為國際性銀行,有能力促進具規模的轉型活動。
亞開行承諾7800億供融資
出席同一場合的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朴之水提及,亞開行定位為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氣候銀行,承諾2019至2030年間,提供高達1,000億美元(約7,800億港元)與氣候變遷相關的融資,正致力構建渠道履行承諾。
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候任駐港代表陳方楠表示,該組織在2022年創立韌性與可持續性貸款(RSF),向有需要的國家提供長期優惠融資,現時有約20個國家及地區參與,促進與氣候相關改革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