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日报产评】华出招未振信心 股债两极情何堪
2025年01月11日 03:00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去年9月中央推组合拳强刺激措施救市,市场一直期待会有实质改善市场气氛的效用。谁知至今A股市场疲态再现,四方八面的资金涌往国债市场收息避险,致令国债孳息率不断下跌,人民币贬值压力日大。可见围绕中国经济前景的市场信心不足的问题仍严峻,如何才能彻底扭转悲观的市场预期,显然当局急须努力谂计拆弹!
虽然去年9月当局出重招后,中港两地市场都曾经交投放量地大升,可升势不能维持。至今元月以来,两地股市都疲态毕现。其实市场不奢望有类似的短期疯狂升市,更期望的是长期稳健升市。如今中国资产最需要是长期正面的预期,以及恢复市场对前景的信心。
理论上,当局出招救市,为经济景气补底,有助稳定市场信心。问题是内房及地方债危机仍掣肘经济发展,严监管下民企活力未全面恢复亦限制了市场动力,且市场极其忧虑,在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中美博弈将会全方位升级,从而不利中国的经济前景,内内外外的不安,正加深中国资产估值的折让,令中、港资本市场都难以吸引外来资金。
A股只有限制沽空活动和投资者净沽货量,甚或禁止负面评论才能为股市减压;港股则靠北水撑场,但充其量只能暂时托底,却无法扭转利淡气氛,结果中港股市还是未能彻底摆脱“生人勿近”的形象。
反观中国债市不断有避险资金涌入,反映市场不愿沾手风险资产,即使国债孳息率不断下跌,仍只愿流入相对稳阵的国债市场避险。这种现象充分显示市场信心不足,已成为妨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障碍。
可是市场信心并不是由官方简单地规限市场只许唱好、不许唱淡,又或者限制股市投资者准买不准沽等,就能成就,得正确认识市场,推出有利政策刺激经济的同时,还得设法做好配套,有力主导市场预期,当中的关键是提升市场运作的透明度,提高市场发展的可测性,松开民企的监管枷锁,增强内外投资者的信心。可至今为止,当局在这方面显然尚未得其法。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是有效提升市场信心之途,可至今为止,《民营经济促进法》尚未落地,市场更期望的是,除了一套法律,当局亦能以实际行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巩固改革开放的形象,才是根本之法。能做到民企与居民建立长期正面预期,自发自信地继续投资与消费,不会因外部风吹草动就焦虑不安,确保内部需求巨轮运转畅顺,那一系列救市政策才能真正起效。
毕竟单靠喊口号、自说自话,难以解决眼前问题,如何团结人心自发为未来而积极行动,才是关键。国家政策确保居民过得好,国家自然好;放开严监管,让民企有可为,国家经济也自然兴。这方面,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奉行自由市场的香港更须警惕。始终疫后中港在稳股稳楼方面,出招太晚已错失最佳时机,得下决心尽快打赢这场信心战,则一切始有望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