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DeepSeek為華科企開啟機遇
2025年03月13日 06: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杭州「六小龍」中其他幾家新創公司正強勢崛起,凸顯出中國產業升級的雄心和本土企業加速創新趨勢。阿里巴巴(09988)等互聯網巨頭大幅提高人能(AI)資本支出計劃(未來3年擬投入530億美元),可推動中國科技生態系統的AI支出迎頭趕上。部分市場領軍者已迅速將AI模型集成到產品中。此外,中國在2月初舉行罕見的民企座談會,意味着多年來的監管整頓結束,消除了科技行業長期以來面臨的一大不確定性。
上述趨勢對企業盈利和基本面有利,AI熱潮也為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帶來激勵,但相關正面效應傳導至宏觀層面仍需一段時間。政府還需推出更多政策刺激,來應對結構性增長挑戰。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AI算力是亞洲AI賦能者的重要驅動因素,而AI算力營收的強勁增長動能可望持續到2025年之後。在基準情景中,預期20240至2029年期間,AI算力營收複合年增長率可達到30%,這得益於對AI訓練和推理的需求將保持強勁。
資金轉向追捧落後股
雖然中國儘管宏觀環境面臨挑戰,但相信能夠受惠於AI創新、未來應用需求和營運改善的公司或行業將有良好表現。多數此類企業來自於中國互聯網行業,該行業具吸引力。即使在年初以來強勁上漲後,互聯網和提供超額收益的股份將繼續受國際投資者青睞,而AI相關股份佔比高市場如美國,仍是關注焦點。
不過,美國的限制措施和中國經濟宏觀憂慮可能導致短線獲利回吐和波動加劇。隨着中國科技股漲勢進入成熟期,可從該類股中表現優異的個股轉向具補漲潛力的落後股,比如部分互聯網平台、半導體和汽車硬件公司,其估值具吸引力且提供相對價值。
在採用趨勢強勁及資本支出上修的支持下,今年全球AI行業(中國除外)的回報率將達到中雙位數,並看好大型市值AI股、領先的雲端平台和半導體。不過,關稅風險仍不容小覷,投資者應利用市場波動透過結構化策略建倉並逢低買入優質AI股份。
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