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麒:港股太樂觀 一旦轉風向好友又遭殃?
2025年04月15日 06: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投資市場由上星期初的極度悲觀情緒轉變,惟迅即轉變得似乎過分樂觀,美股抑或是亞太區股市也反彈了不少。事情簡單,就是特朗普轉軚,原因不深究。
上周四,特朗普突然宣布,暫緩對其他國家徵收較高稅率的對等關稅90日,期間大幅降低對等關稅至10%,儘管即時上調對中國加徵的關稅稅率至125%,中美就貿易問題變得愈來愈緊張,惟A股和港股仍然跟隨外圍反彈,投資者已憧憬中美貿易鬥爭快將完結,資金超前部署股票市場。
周日有消息指,美國將智慧手機、電腦以及半導體等其他設備和元件排除在新的「對等」關稅之外,特朗普澄清只是計法更改,不是撤回,但昨日(14日)亞太區股市歡喜若狂,恒指更升超過2個百份點,更重上100天線以上,收市升700多點,只是短期將受制於10天線,即21500點水平。從股指走勢上,投資者是十分樂觀的,但只是建基於美國短期內與多國以至中國也談判順利的前設,因此一旦風向再轉變,看好的投資者又會遭殃。
「政治」從來是投資的敵人,而短期特朗普的任勝將繼續左右股債匯一段時間。值得留意的是,在股市反彈的同時,美國國債被拋售的情況並不尋常。美國十年期國債債率從上周一(7日)3.86水平,大幅升至4.592,升穿了三月的高位,有認為是中國大幅拋售美國國債,上周花旗研報指出,儘管國債市場出現了拋售,但期貨基差並未顯示出明顯的壓力迹象。TIPS的實際利率下跌幅度也大於名義利率。4月2日至4月9日期間,外國官方持有的美債甚至增加了30億美元。這意味着,上周的市場動盪,更可能是由於市場對美國國債需求下降的擔憂所導致的「買家罷工」,而非實際的外國投資者拋售行爲。
美國國債債息攀升,主要是全球資產價格波動下,金融機構需要在短時間內去槓桿,而被動沽出國債而平衡組合風險。這是巴塞爾的規定。由於美股是短時間內大跌,金融機構也是短時間內沽出,所以才被說成是「爆雷」或流動性出現問題,但只要留意本星期美國拍賣十年及三十年國債反應依然理想,可知中長線國際投資者仍然對美國國債興趣不減。為甚麼?短線而言,就算美國政策不確定性高,無論從關稅、各國關係、到美國今年經濟,以至會否引發經濟大蕭條也存在巨大變數。不過,美元在全球經濟活動可見,其地位仍然是鞏固的。
過去多年有聲音認為要去美元化,部分國家也不遺餘力,結果行動最誠實,以美元作為結算的地位,似乎未受到影響。當然,金價近期再次反彈回升,部分原因或許是不信任美元所導致,但試問,假如你有一條一公斤的黃金條(價值相等於85萬港元),只可兌換成一個國家的貨幣持有至永遠,你會換哪一國呢?
元宇證券基金投資總監 林嘉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