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首日會談激烈交鋒 分析:難取實質成效

2021031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分析指中美會談難取得實質成效。(Getty Images圖片)
中美高層周四(18日)在美國阿斯拉斯的會晤罕有地火藥味十足。有學者認為,為期兩日的會議恐淪為互相指罵,不會取得實質成效。另有美媒分析指,拜登政府上台後聚焦聯同盟友抗衡中國的脅迫外交,且確保北京不會在關鍵技術上長期領先,意味美方對華政策急劇轉變,欲在科技層面與北京展開競爭關係。
美媒引述分析人士透露,這場會晤主要是一個形式,雙方都不會對其自身認為重要的方面做出重大讓步,「他們主要想做的是,讓他們各自的國內觀眾感覺他們看起來是強硬的。」拜登希望展現出他仍然捍衞美國工人、人權價值觀等議題;中國則想在台灣和香港等外交政策議題上盡可能展現堅定立場。前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麥艾文(Evan Medeiros)形容阿拉斯加會談是「拳擊比賽的第一回合」,不太可能解決任何重大問題,但可以降低中美發生誤判的可能性。
《紐約時報》報道指,新政府看似沿用前朝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即透過中美經濟合作,緩和與中國在軍事擴張、領土野心和人權問題上的根本衝突,但質疑特朗普對華徵收關稅、封殺中國企業華為和TikTok的做法,未能改變中國既定路線。
報道又指,拜登擔任副總統期間與華關係密切,更公開保證衝突並非不可避免,但現時拜登顧問承認當時低估了北京的意圖和侵略性,但新的對華政策逐漸清晰,承諾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等議題,同時在太空和網絡科技直接地與中國展開技術和軍事競爭。
值得留意的是,美俄關係在中美會談前夕出現急劇變數,拜登指控俄羅斯總統普京為「殺人犯」,須為涉嫌干預去年美國大選付出代價,有學者分析稱現時華府對中、俄採取雙重遏制,意味美國認為自己是世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有足夠資源同時對抗兩個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