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世界視線】科索沃危機再起 塞爾維亞又危矣

2022121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23年之後,科索沃又出現戰爭的風險。
23年前是北約對塞爾維亞狂轟濫炸,包括炸掉中國的大使館,迫使塞爾維亞政府接納科索沃的分離,北約派軍隊駐紮科索沃。2008年,在北約支持下,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全球只有美國為首的一半國家承認。塞爾維亞與俄羅斯關係密切,有長期天然氣供應協議,但亦申請加入歐盟,與中國則是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繼承中國與南斯拉夫的傳統合作。
科索沃的危機與獨立根源在於種族與宗教分歧。科索沃有頗多的阿爾巴尼亞族裔,信奉伊斯蘭教;塞爾維亞則信奉東正教。歷史上,巴爾幹半島曾由伊斯蘭教的鄂圖曼帝國統治,是多元文化、宗教與種族的帝國。19世紀歐洲列強、俄羅斯與英、法都着眼把勢力伸延至巴爾幹,大國角力之下,促使巴爾幹諸國謀求獨立,主要訴諸民族主義與宗教分歧,引發歷史上的大阿爾巴尼亞、大克羅地亞等在現代恢復的主張與運動,背後實際上是英法與俄羅斯爭奪巴爾幹歐亞交接部的控制,也還有新統一的德國南下的企圖。
民族主義、宗教分歧在帝國時代相安無事,帝國分裂後才形成似是不可解決的矛盾。二次大戰後成立南斯拉夫,用社會主義的聯邦制統一巴爾幹西中兩部的國家,在蘇聯與北約之間成功獨立與發展。在南斯拉夫的框架內,各族各個宗教和平共存,也共同建設,把市場與社會主義有機結合,啟發出匈牙利、捷克有別於蘇聯的社會主義改革。二次大戰至1990年,南斯拉夫並沒有大的宗教、種族衝突。
科索沃以及波黑的宗教、種族戰爭的出現,是在蘇聯瓦解的同時,也主要為瓦解同屬社會主義的南斯拉夫聯邦。一夜之間,幾十年友好共存的各族裔出現生死鬥爭,甚至是有種族滅絕的色彩。二次大戰前的新舊納粹主義勢力復興,假民族主義之名肆虐。美國與歐盟的干預,是力壓代表南斯拉夫聯邦的塞爾維亞,支持聯邦中各共和國獨立,也進一步把塞爾維亞分解。
南斯拉夫解體之後,歐盟與北約東擴,收編富裕的斯洛文尼亞與克羅地亞,封鎖塞爾維亞出海口的黑山,總的方向是把前南斯拉夫與東歐一起完全收納,而在這個過程裏,最大的阻力是堅持南斯拉夫精神的塞爾維亞,科索沃應是打擊塞爾維亞的最有力攻擊點。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