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世界視線】波羅的海三小國 噤聲縮頭求安樂

2023年02月24日 03: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波羅的海三小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是受俄烏戰爭影響極大的國家。它們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開始獨立。愛沙尼亞國土4.5萬平方公里,只有瑞士大小,人口130萬;拉脫維亞國土6.5萬平方公里,人口190萬;立陶宛國土也6.5萬平方公里,比拉脫維亞大一點點,人口290萬。3國均為低窪平原,多森林、河泊,軍事根本無險可守,故此歷史上它們就被瑞典、波蘭、德國及俄羅斯佔領過。雖然它們祖先以維京人為主,但愛沙尼亞語接近芬蘭語,而拉脫維亞及立陶宛語屬印歐語。
3國經濟上依賴外來資金,特別是北歐和德國的投資及以服務業為主,愛沙尼亞的資訊及綠色能源科技是強項,拉脫維亞以低稅吸引外資發展金融業,立陶宛的旅遊業是強項。3國2004年加入歐盟及北約,主要借助經濟體積小及需要也吸引北約擴張保護。
隨着俄烏戰爭爆發,3國危機就出現了,它們由於懼怕俄羅斯而追隨北約,軍事上支持烏克蘭及經濟上制裁俄羅斯。然而,立陶宛43%、拉脫維亞100%、愛沙尼亞93%的天然氣靠俄羅斯,俄停供造成它們要靠天然氣船及挪威通過波蘭管道輸氣,能源價格大漲使3國通脹升至20%左右,而西歐國家只是10%左右,這使3國民眾對政府控制通脹無能非常不滿。
隨着俄烏戰爭升級以及俄軍在加里寧格勒和白羅斯加強武裝,3國政府已停止對烏克蘭輸入武器,對俄軍在戰場新攻勢也噤若寒蟬,連立陶宛先前叫囂要封控俄羅斯穿過波、立兩國邊境通往加里寧格勒的鐵路,也不敢再提。
其實,雖然歷史上波羅的海3國都有反俄共的傳統,但仍有不少人民是帶有泛斯拉夫主義的思想,而且在經濟不景下只會上升,若俄烏戰爭北約表現不濟,這股聲音會加強政治影響力。愛沙尼亞就有23.6%是俄裔,3國中最擔心的是拉脫維亞,因為它國土有近30%是俄裔及白俄裔國民,若果政府太反俄,這些民眾可能發動反擊,最壞的情況是成立另一個像烏東頓巴斯分離主義的勢力,給予俄羅斯軍事干預的藉口。如今這東北歐的3個政治小矮人只能忍受高通脹及經濟不景,不敢造次,靜觀戰局的發展,看如何可苟且偷安。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