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世界視線】德國解讀俄兵變 驚愕觀望兼審慎

2023年07月01日 03: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德國軍政界基本對俄羅斯瓦格納集團兵變有兩大解讀。
一是史特拉克-齊默爾曼(Strack-Zimmermann)這位德國自由民主黨國會議員兼國會國防委員會主席,她認為無論美國中情局及德國情報有關當局,除了知悉瓦格納集團擁有大量武器,卻對該集團領袖普里高津發動兵變表示驚愕及毫不知情。她批評普京入侵烏克蘭是完全暴戾的戰爭行為,北約有責任軍援烏克蘭,直至俄政府體會到以大國襲擊小國無法成功。
她又認為,這次兵變或甚至瀕臨內戰的事件,雖然在一天內平息,但仍會使俄軍前線軍心不穩及質疑參戰的動機及目標。普京的威信會受質疑,因為他一開始在電視上斥責兵變是叛國行為及對國家背後插刀,但結果又不追究責任。還有值得觀望的是瓦格納集團的發展,收編俄軍會否出問題,以及其過往在非洲馬里等多國的活動將如何延續。
二是哈拉爾德‧庫查特(Harald Kujat)這位退休德國空軍將軍,他曾擔任德軍參謀長及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亦提出有說服力的分析。他認為今次不是軍事政變,而是一次軍隊叛變行為;針對的對象不是普京,而是國防部。他指事件對軍事行動及俄軍隊士氣若有影響,也是非常少。普京與普里高津的關係一時難以改善,即使普里高津去了白羅斯也會受到監控,北約及烏政府將會更慎重,連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也會非常謹慎,不會隨便挑戰北約,況且跟隨普里高津到白羅斯的軍隊人數也不會太多。
揚言有2.5萬人的瓦格納,會在本月起正式簽署編入俄軍,但庫查特估計有關數字被誇大,因兵變有陰影,使被收編的軍隊並不會即時起用到前線。他批評普京犯了兩個錯誤:未能及早介入普里高津與國防部的恩怨及衝突,可能普京對國防部也有不滿,但選擇坐山觀虎鬥到難以收拾的地步;普京一開始錯誤標籤事件形同1917年俄國武裝革命,結果錯估形勢。
不過,庫查特相信今次事件不會影響民眾對普京的信任,倒是軍方有可能產生不滿。他認為普京是冷靜及計算精密的政治人物,其目的其實是盡量保障這次軍事行動所得,避免將戰爭升級;北約亦要相應冷靜,特別是不能倉促讓烏克蘭加入北約。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