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世界視線】歐盟圖挑戰中美 成地緣政治中心

2024年11月17日 03: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面對中國崛起以及美國特朗普即將上台,歐盟開始強調,要發展成為中、美、俄以外另一個地緣政治中心,一股可以影響甚至參與支配國際政治的力量。毫無疑問,今天的歐盟已發展出自己的政治主權、獨特的政治生態、全球流通及有影響力的貨幣,更是美、中以外龐大的經濟體系。
歐盟源自1951年法國、西德、意大利、比利時、荷蘭及盧森堡簽署《巴黎條約》,決定成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並不斷擴展,本來它是一個經濟體系,旨在成員國之間取消關稅,促進共同勞動力、商品、資金、服務的自由流通,建設歐洲戰後繁榮。在冷戰初期,美國是透過北約與蘇聯的華沙集團作軍事抗衡,但華府當時是推動歐洲國家建立強大的經濟體系與華沙成員國競爭。
冷戰時期歐洲出現重要的反戰政治家,例如瑞典前首相奧洛夫‧帕爾梅(Olof Palme)批評美蘇冷戰,前西德總理勃蘭特(Willy Brandt)的東向修和政策。甚至到了2003年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時任德國外長菲舍爾(Joschka Fischer)公開否定美國提出的伊拉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發動德國政府不支持第二次入侵伊拉克。
歐盟於1993年正式成立,計劃建立共同外交及安全政策,由原來的經濟體系,逐漸轉變為地緣政治的新力量。歐盟成立初期,就有部分成員以北約成員國身份參與1999年的襲擊南斯拉夫;2001至2021年支持入侵阿富汗;2011年支持入侵利比亞。
蘇聯解體後,歐盟經濟實力大幅提升,面對俄羅斯當時的經濟衰敗,歐盟基本上支持美國政府推動北約東擴,直至2014年,德、法兩國政府才意識到烏克蘭加入北約,會有觸犯俄羅斯底線的危機。不過,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以法國總統馬克龍及德國總理紹爾茨為首的歐盟,仍然支持援烏,「不容烏克蘭戰敗」,以顯示歐盟能抗俄的政治、經濟及軍事實力。
去年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訪問中國,就要求中國視歐盟為一個地緣政治的力量。而特朗普即將再度入主白宮,令歐盟明白美國政府會走向孤立主義,歐洲國家必須凝聚在一起,令自己更有經濟發展、軍事自主及政治議價的實力。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