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背驚現大峽谷群 研究指形成或只需10分鐘

2025年02月08日 04:0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月球勘測軌道器拍攝到兩個月球峽谷又長又深,從月背靠近月球南極的薛定諤撞擊坑向外擴展。
美國亞利桑那州著名景點大峽谷,由谷底科羅拉多河經600至700萬年侵蝕形成。周二(4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的新研究指出,美國太空總署(NASA)月球勘測軌道器近日在月球表面拍攝到兩個巨型盆地,規模之壯觀足以改寫人類對地質演化的認知,但最令人震驚的是,它們的形成或只需短短10分鐘。
兩個月表峽谷延伸自月球南極附近的薛定諤撞擊坑,被命名為「薛定諤谷」和「普朗克谷」,長度分別達到270公里和280公里,最大深度分別為2.7公里和3.5公里,意味它們與美國大峽谷長度相當,但最大深度超出3倍有餘。
薛定諤撞擊坑是直徑320公里的環形山,源自38.1億年前一次劇烈隕石撞擊。根據研究計算結果,估計當時撞擊產生的岩石流以每小時3,420至4,608公里速度奔湧,在月表刻畫出深邃溝壑,形成兩個月球大峽谷的能量相當於全球核武庫存總和的130倍。
這項發現證明地球尺度的大峽谷可在幾分鐘內形成,而非歷經數百萬年,而在地質塑造力上,月球上的撞擊岩流遠超地球的水流侵蝕。此外,NASA明年將執行載人登月計劃月亮女神號三號任務。這項研究為未來深空探測提供了關鍵科學依據,表明大部分濺射物散落在其預定探測區外,太空人可更易採集到薛定諤撞擊事件前的原始月岩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