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微闪电孕育生命 挑战过往学说

香港時間
03月16日(日) 19:08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研究观测到水滴彼此接近会产生微小电流。
过往有学说认为,早期地球大规模闪电击中海洋后形成有机分子,成为生命起源。美国史丹福大学最新研究却认为,电流实际上来自水滴间放电现象,研究利用自然界更常见现象为地球生命起源提供更合理解释,挑战长期假说。论文已刊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
1952年的米勒—尤里实验证明,闪电与早期大气气体互动可产生有机分子,但有意见认为闪电太稀少,海洋太广阔,现象难以广泛发生。史丹福大学研究团队模拟用水喷洒向早期地球大气,确认水滴间存在微小放电现象“微闪电”,能形成氰化氢、胺基酸甘氨酸和尿嘧啶等关键有机分子。
研究解释,较大水滴通常带正电荷,较小水滴则带负电荷,相反电荷水滴彼此接近时会产生微小电流,进而触发化学反应。研究论文作者扎尔(Richard Zare)补充,早期地球上瀑布、海浪和岩石缝隙中到处都有水喷雾,能够大量产生微闪电现象。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