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日报世界视线】欧绿能高度发展 出现负价格危机

新聞觀看次數:5.2k
香港時間
04月01日(二) 03:00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绿色能源一直被认为是要大力发展的一环,直至最近才出现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生产绿色风电能源,不仅要依赖自然条件,如西班牙、中国西藏和新疆有充足阳光及日照时间长,北欧则风力较大,各自较适合发展太阳能和风力发电。
可即使如此,也还有输送问题,就如上述西班牙及中国的地区极适合太阳能发电,但这些太阳能系统远离大城市及工业区,要作有效输送及储存就是问题。另外是高生产力时段,与真正大量消耗能源的时段有落差,于是有些时段产量供应过大,又有些时段不足,这些正是如今困扰欧洲的问题。
欧洲随着绿色能源高度发展,产能的控制成为问题,2002至2023年相关产能跳升3倍,达到能源总消耗的24.5%,并开始出现“负能源价格”(Negative Energy Price),即有些时段如假期,生产过剩但需求不足,能源价格下跌至零收益,甚至要额外投资处理过剩电能,这当然会打击投资者的利润及继续投资的意愿。
“欧洲太阳能”(SolarPower Europe)公司CEO就指出,2023年全欧不同地区出现负能源价格达6,000至6,500小时,受打击最严重是丹麦的风电生产商。再者,20年来政府对光电能源生产商每千瓦的补贴,由0.5欧元降至0.05欧元,一旦再出现负能源价格时段,它们就无法承受,尤其2022年绿能企业提供近39万人就业机会;而欧盟约14至21%的企业,属全部或部分是绿能产业。
其实,要解决的方法很多,例如加大不同国家的输电网联系,将产量从过多的地区外输,不过对西班牙与法国这类相隔山区的地方就没有效益。另一个方法是储电,但储存的投资成本不低,储存需要大量空间,目前的应用方式及运输仍然不理想,以及需要统筹划一。以目前的技术储存,流失量应很大。
也有另一个计划,是将生产过剩的绿电来电解水,再产生纯氢气及纯氧气以供出售,纯氢气的安全储存应用期可以很长,但电解过程能源消耗量大,目前技术容许得到的氢能量是原来电能的20%而已,一切有待改进配套。但问题归根究柢是欧洲已高度发展,人口更在减少,能源需求增加有限,绿能产能上升过急,肯定出现饱和问题。
柏林自由大学哲学博士 史文鸿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