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德国工业界开始认识到一个事实,无论美国特朗普政府如何挣扎希望工业重生,它仍要面对种种难以克服的困难。相反,中国不仅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生产国,还将维持数十年无对手。更重要的是,中国在人工智能、航天和绿色能源等高科技,都达到领先地位,甚至连晶片业,都有迎头赶上的趋势。
西门子数码工业(Siemens Digital Industries)CEO及企业管理委员会成员塞德里克‧内克(Cedrik Neike),最近接受德国传媒访问,提出德国工业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特别在未来的高科技方面。他首先认为,德国的高科技产业要以中国发展为榜样,更要与中国高科技界合作,西门子就在成都及南京设立自动化工厂及人工智能中心,更把这些生产设计带回德国,跟以前将德国生产模式带来中国截然不同。
德国还要加大在中国的企业生产投资,主要原因是中国有平价能源、完整供应链、高科技人才和生产的高效率及效能,使德、中合作的产品能在国际市场上,比德国本土生产的更有竞争力。
不过,目前特朗普政府在全球大加关税,的确令国际经济及市场产生不稳定因素及收缩的危机,但德国企业还是强调维护及进一步开拓自由贸易才有希望。
比起高科技大企业,德国另一个首要任务,是扶助当地中小企发展,因为后者才是德国工业生产实力所在,它们贡献了德国GDP逾六成,对比大企业只是占稍多于31%。最特别的是,这些中小企业有不少是知名国际品牌,在机械、电机、汽车零件及化工等有小众市场(Niche Market)的优势,甚至垄断能力。然而,这些工业往往数码化和自动化生产能力不高,甚至被讽刺它们使用传真机的比率,比11%的自动化比率还高。
如今,德国搞自动化的大企业,正积极协助这些中小企业迈向数码化及人工智能化,并继续加强在中国已有的企业发展,或打入中国市场。总而言之,德国的大、中、小企业均相信只有参与中国的发展才有前景,能够合作分享中国的企业竞争力,才能在国际上生存下去。
柏林自由大学哲学博士 史文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