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 Pet聯萌:香港貓島 流浪貓餵食箱

2016060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餵食箱附近聚集了大量流浪貓咪。
1/10
有「水鄉」之稱的大澳,近年被發掘成為香港的猴硐,世界各地的貓奴都會前來朝聖,有貓奴會帶備罐罐前來,亦有遊客會與貓咪分享自己的食物。可是,部分人在餵食後沒有清理垃圾,造成環境污染,而人類的食物亦有機會影響貓咪的身體健康。有見及此,大澳流浪貓之家的創辦人German,參考了土耳其、台灣猴硐的做法,有了「流浪貓餵食箱」的概念。她說:「我在資料搜集時,發現韓國江東區有一位義工,做了這種木箱,用作餵飼當地的流浪貓,起初只有數個,後來進展到百多個,當然當地政府十分配合,有了這個概念,我剛好認識了醉貓窩的主理人Pat,和她一拍即合,我問她大澳能否推行這種木箱的計劃,她認為沒有問題,因為她認識一位退休木工師傅,而她先生以前做紅酒生意時亦剩下了很多紅酒木箱,很快,在一個月內便成就了這件事。」
在大澳長大的German,十分熟悉當地流浪貓的習慣,她在各個貓咪出沒熱點放置了共8個餵食箱,方便義工定時餵食。設計方面,每個餵食箱都分成了兩格,居民和遊客可以分別倒入糧食和水,而斜斜的頂蓋則防止雨水和灰塵污染食物,令貓咪長期也有清潔的食物。另外,German特別在餵食箱上放置了一張「貓咪餵食須知」,遊客餵食前,不妨先參考各注意事項,以免影響貓咪和環境。
每個餵食箱都分成了兩格,居民和遊客可以分別倒入糧食和水。
第一個流浪貓餵食箱放置在大澳郵局旁邊的小巷。
餵食箱由醉貓窩以舊紅酒箱打造,環保又美觀。
大澳流浪貓之家的創辦人German,曾前往土耳其和台灣參考改善流浪貓生活的方法。
German每日都會把食物倒入餵食箱。
居民與流浪貓相處融洽。
大澳現時約有200隻流浪貓。
German特別在餵食箱上放置了一張「貓咪餵食須知」,遊客餵食前,不妨先參考各注意事項,以免影響貓咪和環境。
有了餵食箱,貓咪可以長期也有足夠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