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寫真師 「最後」的攝影展
2017053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這次展覽號稱是「香港歷來最大規模的荒木經惟個展」,展出了有多幅荒木經惟的攝影作品。
提起與森山大道和杉本博司齊名的荒木經惟,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想起色情和死亡。事實上,荒木的作品的確挑戰了日本60年代的保守風格,而他亦曾多次因為展出照片而遭到逮捕。但其實在色情以外,荒木亦喜歡從日常生活中的尋找拍攝題材,就像最近舉辦的荒木經惟個展,便展出了大師一系列以視覺日記形式記錄其個人生活的作品,延續了只此一家的荒木經惟式風格。
「何謂好照片?要下定義可能有點奇怪,但我認為好照片就是把對方快樂與愉悅的時間拍攝下來。」1940年於日本東京三之輪出生荒木經惟,第一次接觸相機是在小學時期,當時他好奇地把玩了父親的暗箱針孔相機。高中畢業後,他開始以攝影師為夢想,其後的畢業作品《阿幸》更獲得了日本攝影界最高殊榮的「太陽賞」,成為了荒木經惟「天才寫真術」的起點。
1964年荒木經惟正式展開了其藝術生涯,起初以拍攝城內的兒童為主,後來更將蜜月旅行時拍攝的照片輯成攝影集《感傷之旅》,回應當時日本泛濫的時尚攝影,他曾說:「現時的時尚攝影,呈現的臉孔、裸體、私生活和風景,統統都是胡扯,令我無法忍受。我拍攝的作品,與那些充滿謊言的照片不同,《感傷之旅》是我的愛,也是我身為攝影師的決心。」後來,這輯作品亦奠定了其攝影大師的地位。
「攝影有別於繪畫或宗教,是非常直接了當的表現方式,這樣的表現方式如果少了性的要素,就會失去意義。」70年代開始,荒木經惟逐漸摒棄傳統寫實攝影,開始發掘人類存在意義,慢慢走向情色風格,作品亦建立了一套獨一無二的視覺美學,以唯美手法,創造出跨越國家和地域界限的人類情感。情色以外,死亡亦是荒木經常觸及的題材之一,他曾說:「我喜歡衰老的東西,缺少死亡的要素是不行的。」他認為,攝影的最初形態,就是屏除了色彩的黑白照片,所有充滿彩色的景物都會變成黑白,就像是凝結了的動作,因此攝影本身擁有許多接近死亡的要素,與死亡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可是,最近在Over The Influence畫廊舉辦的荒木經惟個展,卻沒有以情色或死亡為主題,反而帶來了70多幅以視覺日記形式記錄其個人生活,以及林林總總的藝術和攝影創作的作品。
2012年,荒木經惟開展了一個名為「Last by Leica」的企劃,除了象徵他以經典相機品牌生產的最後一部底片相機M7拍攝此系列,亦代表了他在1980年代「Life by Leica」和2000年「Love by Leica」系列的最後一部曲。對比荒木經惟為人熟悉的大膽情色攝影風格,「Last by Leica」展現的日常生活片段滲透着一種暗黑而悲涼的觀感,鏡頭下的日常物件、人體模型、身體和人物,全都散發着一種令人難以抗拒的憂鬱,透過唯美的畫面,闡述攝影師的自身經歷,探討肉體和性慾的存在,同時發掘社會對美的狂熱。此外,展覽亦會展出荒木經惟近期完成的20張寶麗來作品,這些作品均使用荒木經惟常用寶麗萊600和The Impossile Project黑紅色600雙色底片拍攝,對荒木經惟來說,即影即有的不確定性一直使他着迷,當中無法曝光、甚至漏光的底片更可視為一種藝術覺醒,而今次的作品更經過加工,每張都只有一半,反映了他右目失明後的世界。
荒木經惟個展
日期:即日起至6月30日
地點:中環荷李活道159-163號1樓Over The Influence畫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