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估估吓:英女王訪港都喺度上岸!

2018122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被拆卸前,皇后碼頭是本港唯一用於舉行儀式的公眾碼頭。(設計圖片)
這個碼頭於2008年被拆卸,於古物古蹟辦事處評估報告中指出,它是本港唯一用於舉行儀式的公眾碼頭,一直見證着殖民地時期維多利亞港海岸的變遷,它就是皇后碼頭(Queen's Pier)。
皇后碼頭前身為20世紀初落成的皇后像停泊處(Queen's Statue Wharf),由於地處皇后像廣場前而得名,其中的「皇后」是指維多利亞女王。1921年,碼頭耗資20萬港元重建,於1925年10月落成,並正式名為皇后碼頭,主要用作香港總督、英國主要官員往返香港時使用,及舉行歡迎或送別儀式。而首位使用者,就是香港總督司徒拔於1925年10月31日任期結束時離港。
1953年,中環進行填海工程,碼頭遷移至香港大會堂對出岸邊,除加建上蓋外,亦開放予公眾使用,由時任香港總督葛量洪夫人葛慕蓮舉行開幕儀式。殖民地時期,歷任香港總督上任時,都會乘坐專用遊艇在碼頭上岸,在愛丁堡廣場舉行歡迎及閱兵等儀式後,便前往香港大會堂宣誓。1975年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首次訪港時,亦是於啟德機場乘坐慕蓮夫人號橫渡維多利亞港,於皇后碼頭上岸。而在民生方面,它除了可供小型船隻泊岸上落客外,同時亦是昔日渡海泳的終點。
為配合中環填海計劃,港府決定於2006年11月新中環碼頭啟用後,將皇后碼頭及天星碼頭一同拆卸,引起多個民間團體、政黨及議員的反對,並於12月24日平安夜於愛丁堡廣場發起「盼望天星的聖誕」燭光集會,可惜兩個碼頭最終仍難逃劫數。較天星碼頭幸運的是,皇后碼頭的非結構部分被逐一拆除及編號,並存放於大嶼山狗蝨灣政府爆炸倉庫內(天星碼頭鐘樓拆卸後被送至堆填區),有待《中環填海計劃》竣工後,再決定是否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