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樂事】機械人在校園的無窮應用

2019032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有學校已引入「機械人」來跟學生互動,低年級同學除了可和「它」以中、英文聊天,還愛跟「它」唱歌、跳舞,又會關心「它」今天的心情是好是壞。(作者提供)
人工智能機械人在30多年前不過是科幻電影中的虛構情節,然而今天卻被廣泛應用於社會不同層面。如數年前就曾有餐廳引入機械人為顧客點餐;近年亦有電訊公司以機械人為產品作招徠;而在教育層面,世界各地亦有不少例子證明人工智能機械人,能夠照顧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
【自閉兒童的社交良伴】
英國伯明翰大學早在2010年,已與當地小學合作研究如何應用機械人於自閉症兒童的社交學習上。由於自閉孩童一般傾向於關注細節,慣於忽略大環境,亦難以理解人類交流的複雜性和在過程中尋找出社交線索。故負責研究的Dr. Lila Kossyvaki指出:「自閉症學童透過與機器人的互動,可讓學習過程變得簡單。因為整個過程可以慢慢進行,沒有其他非言語行為來混淆兒童接收,孩子只需專注於機器人的所做和所說,因而更容易專注於社會需求。」
【百變功能教學雙長】
至於內地、韓國及日本等地的亞洲區學校,人工智能機械人大多被當地教師應用在英語學習上。近年的香港校園亦逐漸引入機械人來輔助教學,「他」在不同場合會扮演不同角色:如小息時既可讓學生任意和「他」談天說地,恍若一個交流小夥伴;也可瞬間化身為「遊戲大使」,跟學生一起玩智力遊戲。當返回課堂,又能立刻搖身一變成為「英語大使」,跟學生說說故事,或以英語聊天。同學們亦可自行發揮創意,透過編程設定來指示機械人需要進行的工作或任務,甚至舞蹈表演等。對老師而言,智能機械人也可充當「小助教」──教師可透過工具遠端控制機械人在課室內自由走動,即席和學生作互動溝通。
當然,智能機械人並不能完全取代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畢竟「它」們只是教育科技下的其中一個教學點子,一個配合Alpha世代孩子吸收知識而衍生出來的學習需要。
許定國
佛教黃焯菴小學校長
教育碩士(課程與創新教學/資優教育)
從事教學二十年,長於推展STEM及資優教育
現任香港課程發展議會委員
曾獲「第九屆香港海華師鐸獎」、
「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科技創新教育方案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