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夜校:懷念貝聿銘 經典建築認識幾多?

2019051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懷念貝聿銘 經典建築認識幾多?設計圖片)
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離世,終年102歲,留給世人的是無數讓人嘆為觀止的傑作。貝聿銘曾獲得有建築界諾貝爾獎美譽的普利茲克獎,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最後大師」,他善於利用光線與玻璃,讓建築與自然得以融合,這些作品,今天已成為大家的打卡熱點了,我們便一起回顧他的經典作品。
羅浮宮金字塔
地點:巴黎
落成年份:1989年
要數到貝聿銘最著名的作品,不得不提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不過也曾引起爭議。話說1981年,法國政府決定擴建羅浮宮,但並沒有經過正常的招標程序,便直接委託貝聿銘負責,引起當地人不滿。後來貝聿銘提出玻璃金字塔的概念,也引起極大的反對聲音。
羅浮宮金字塔建造初期,有高達九成巴黎市民反對這次擴建,當時普遍大眾認為金字塔設計過於前衞,並不適合建造在充滿古典氣息的羅浮宮上。但貝聿銘並沒有放棄,四出說服政要支持,最終羅浮宮金字塔終於落成,漸漸被人們接受,更成為當代巴黎的地標。
美秀美術館
地點:滋賀縣
落成年份:1997年
位於日本滋賀縣的美秀美術館,曾獲美國《時代周刊》選為當年全球十大建築。這座美術館的最大特色在於其建築構造,以調和人造物與自然環境為主調,建築超過八成以上埋在地下,注重環境完整性,最特別是訪客要穿過長長的走廊,才可到達這個的山中美術館。
中銀大廈
地點:香港
落成年份:1990年
位於中環花園道的中國銀行大廈,外形為稜柱狀,就像「節節高升」的竹筍一樣,象徵力量、生機、茁壯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牆代表長城,則代表中國。結構上,整座建築物的拐角由四根加強混凝土柱支撐,由三角形框架將建築的壓力轉移到四根柱子上,外面用玻璃幕覆蓋,獨特的外形設計,令它成為香港地標之一。
路思義教堂
地點:台中市
落成年份:1963年
路思義教堂於六十年代落成,是貝聿銘與台灣建築師陳其寬合作的作品,教堂為了採光及明確表現結構起見,四片曲面完全分離,類似倒置船底,其上小下大的形狀給人一種穩定的感覺,由於屋脊部分分開,出現「一線天」的意涵,中部邊窗射入的光線,更令教堂添增了一份神秘感。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地點:多哈
落成年份:2008年
貝聿銘曾表示,這是他平生接過最艱巨的工作之一。他於2000年展開一趟環球考察之旅,花了超過一年時間,遊歷西班牙哥多巴、印度阿格拉、敍利亞大馬士革和北非突尼西亞的清真寺和古城,一直沒有收穫,直至到埃及開羅的Ahmed Ibn Tulun清真寺,才於寺內一個淨身池得到啟發,將其用色、光影效果和幾何設計套用在博物館上。為怕博物館日後被其他新建的高樓阻擋,當地政府順應貝聿銘的要求,在離岸約60米的地方,填出一塊新土地作館址,並在沿岸相鄰地區建造了20公畝的草地和水池。由白色石灰岩堆疊而成的主建築,運用幾何對稱和光影分布的原理,靈感來自開羅的Ahmed Ibn Tulun清真寺。
蘇州博物館
地點:蘇州
落成年份:2006年
貝聿銘是蘇州人,替家鄉設計博物館成為一時佳話,貝聿銘以「人生最重要的挑戰」來形容,因為既要傳統,又要創新,兼顧好看與協調,很難很難。此館既不高大,也不突出,與四周古街舊物幾乎融和一起,這就是其出色之處,貝聿銘既採用現代建築元素,也採納了江南山水園林的設計概念,以「中而新、蘇而新」的理念,堅持「不高、不大、不突出」的特點,以尊重所在地的歷史風貌,高度控制在六米以內,既與周邊傳統民居渾然一體,但在蘇州古城內,又有獨特性、唯一性的設計。
再細心看,無論玻璃屋頂、石屋頂、玻璃窗或採光天花,都採用了貝聿銘最愛運用的幾何圖案,真真正正為這既傳統又創新的博物館中,注入了他的個性。
德國歷史博物館
地點:柏林
落成年份:2003年
是德國歷史博物館的新建部分,坐落於前軍火庫加農砲鍛造廠原址上,貝聿銘選擇在軍火庫庭院上空加建大玻璃天窗,以不影響視野下連接兩棟樓,把原本用來陳列大砲的庭院,改造成玻璃天窗下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