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過度反應 令五臟受損

2019101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調攝情志需要終生學習,我們都要多認識自身的情緒變化,多愛惜身體與心靈。(互聯網)
現代社會節奏急速,如何放鬆減壓、保持良好心態成了大家關注的話題。中醫認為,思想恬靜,避免情緒過度刺激,是健康的重要一環。
【情志與健康是唇齒相依】
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說明情緒可令身體致病。「情緒」是現代用語,在古代「情緒」是指「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感變化,而其中的喜、怒、思、悲、恐稱為五志,分別代表心、肝、脾、肺、腎五臓。
情緒與五臟健康的關係
•「喜為心之志」,喜即喜悅。適當的喜悅能令人心情舒暢,緩和緊張,但過分興奮,則使人心氣渙散不收,令人無法集中注意力,神不守舍。
•「怒為肝之志」,怒即憤怒。發怒會導致肝氣上逆,氣血上沖,輕則頭暈目眩,面紅目赤,甚則嘔血,中風昏迷。
•「思為脾之志」,思即思慮。思考太過令氣機鬱結,影響消化功能,出現失眠、胃口差、腹脹等症狀。
•「悲為肺之志」,悲即悲傷。傷心過度令肺氣受損,悲則氣消,使人疲倦乏力,精神不振。
•「恐為腎之志」,恐即恐懼。過度恐慌令腎氣不固,使人二便失禁,甚至遺精、昏厥。
【別把情緒標籤為正負面】
中醫主張不摒棄任何一種情緒,每種情緒都有其功用。例如,合理的憤怒及悲傷有助人們表達感情,發洩情緒,保護自身底線,疏導氣機;及時的恐懼可以使人冷靜下來,提高危機感。然而,當人們長期受強烈的情志刺激,超越了人體生理調節範圍,就會出現五臟六腑氣血失調的情況,引致疾病。故此學懂平衡情緒對健康極為重要。
【紓緩情緒好方法】
調攝情志需要終生學習,我們都要多認識自身的情緒變化,多愛惜身體與心靈。以下是一些減壓放鬆好方法。
1.每日抽15分鐘練習放鬆法
靜觀(Mindfulness)是一種具研究支持的減壓方法,它是指有意識、不加批判地留心此時此刻,覺察身體的感覺及情緒。給自己一個自處時間,放下電話、工作及繁瑣事,只專注呼吸。
2.每日30分鐘運動
運動可使身體釋放出安多酚(Endorphin),它可以幫助減壓和紓緩焦慮情緒。很多患者說,當壓力大時,做運動的動力下降,累積的焦慮及不安感容易令患者各方面表現下降,最終壓力更大,心情更差,陷入惡性循環。因此,當壓力大,心情差的時候,更需要維持運動習慣,避免陷入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
3.每星期預留時間參與壓力來源無關的活動
持開放態度嘗試不同的活動,例如禪繞畫,愛笑瑜伽,氣功,球類活動等。留意參與其間時,身體感覺、思想和情緒的轉變,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抗壓活動,並且持之以恒地進行,也可以幫助減輕壓力水平。
曾覺知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