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五行:煲湯滾湯 都是食療

2020031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家常便飯的湯也有食療作用。(互聯網)
從「湯」字,我們可以更加明白「醫食同源」的意思。中醫師用藥材煲成的藥叫做「湯」,學習中醫須熟讀《湯頭歌訣》(清代汪昂根據歷代醫書的藥方編成,方便記憶):四君子湯、大青龍湯、升麻葛根湯、白虎湯……
廚師或煮婦用食材煲成的羹叫做「湯」:西洋菜豬踭湯、白菜豬肺湯、蘿蔔牛腩湯,鯪魚粉葛湯……也有「藥食不分家」,把藥材加入食材的「湯」:花旗參雞湯、清補涼豬肉湯、當歸羊肉湯……
家常便飯的湯也有食療作用,春天的枸杞葉滾豬肝或魚片、瘦肉、牛肉、雞蛋湯,都有養肝明目作用。夏天清滾冬瓜、白瓜、節瓜湯(加鹹蛋更好味)都有消暑解渴作用。秋天清滾芥菜湯有潤燥降火作用,大芥菜煲黃豆豬骨湯可防治秋燥引起的感冒。冬天茼蒿菜滾瘦肉或牛肉湯,暖胃補腎;蓮藕煲排骨或牛腩湯可禦寒,增強抵抗力。
春天養肝化濕,可以用棉茵陳、扁豆、雲苓煲鯽魚湯。鯽魚去腮去鱗去內臓,煎至金黃色,加棉茵陳、扁豆、雲苓、生薑、陳皮、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一小時,關火,加鹽調味,此湯消除疲勞、明目養神,利大小便而達到排毒效果。
花旗參有清熱、潤肺、養陰、降火作用。加無花果,煲生魚或老鴿或老母雞,也同樣要加生薑、陳皮(粵式湯水少不了這兩樣,生薑、陳皮健脾養胃、調和五臓六腑、幚助吸收營養)。這個湯不寒不燥,老幼咸宜,可增強體質,預防感冒。
方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