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五行:正月更改 見證歷史

2020031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正月初一為一年之首。(互聯網)
古時,拜太歲是皇室重要祭祀,太歲是天上的皇,地上的皇帝是天子,皇帝拜太歲比拜親爹還重要,古人相信,太歲掌管人間一切禍福,拜太歲具體時間須由司天鑒擇吉日良辰,所選日子都在立春後,並不一定在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
為甚麽?一來,精通天文學和占星學的司天鑒,知道太歲是木星,木星每年立春回歸;二來,古時的正月,並不一定在春天,根據司馬遷《史記·曆書》記載,中華民族自夏朝開始制定曆法,一年分四季,一季四個月,以正月初一為一年之首,直到今時今日,我們對農曆正式的叫法是「夏曆」。夏朝之後,每逢改朝換代,必定「改曆法,易服色」。商朝改以十二月初一為正月初一,周朝改以十一月初一為正月初一,秦始皇改以十月初一為正月初一。而秦始皇名嬴政,本來,正月的正字有「改正」、新開始的意思,但正與政同音,犯了秦始皇忌諱,頒令把正字改讀「征」音,自始,「正月」就讀「征月」。
秦朝亡,漢朝初建,百廢待興,又要應付匈奴等外族入侵,漢高祖、文帝、景帝都暫時沿用秦制,到漢武帝,國富民強,公元前104年「改曆法,易服色」,聽取司馬遷建議,實行新曆法《太初曆》,重新改回以每年第一個月初一為正月初一。由於漢武帝治國有方,漢,成為一個標桿,漢人、漢語、漢學……代表了中國,此後,晉、唐、宋改朝換代,都沒有「改曆法」,只是「易服色」,即使外族統治的元朝、清朝,仍然以正月為年首。
方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