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五行: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2020032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說話能鼓勵人,也能傷人,所以話到口邊留三分,實為必需。(設計圖片)
對於「言」,儒釋道三教都有嚴格規範。
儒教始祖孔子,曾經與魯定公認真討論過「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話題,正因為一句話可以令國家富強,一句話可以令國家淪喪,所以,孔子教導學生,「君子敏於事而慎於言」,做事要敏捷,說話要謹慎。「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應該對這個人說的而沒有說,就對不起這個人,因為失去助他、教他、救他的機會;不應該對這個人說的而說了,就是失言。孔子又說,「巧言亂德」,花言巧語,很可能包藏違背道德的行為。
儒家亞聖孟子提倡「知言養氣」,他說:「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我懂得應該怎樣講話,所以,我可以很好地養我浩然正氣。養浩然正氣,比養生、養命更重要。
道家始祖老子在《道德經》中,多次提到少言、慎言。「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為政不在多言,只需心存道德仁慈,因為如果只顧講,就沒時間和精神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一點,用俗話說,是「講就天下無敵,做就無力」。老子又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就是智,智者不多言,多言的不是智者。「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話未必好聽,好聽的未必真話,也就是,苦口良藥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道教主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就是依從,人類就要像天地那樣,大美而不誇誇其談。
方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