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樂事】食菜損健康?6大需知防出事

2020050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在流動的清水下洗菜,已可把當中含有的污染物清除。(互聯網)
為了避開疫情,很多人都變身「大廚」,而要食得健康,當然要小心選擇食材。
「多菜少肉」一向被視為健康飲食的Standard,但原來蔬果類食物必須識揀識食,否則有可能損害身體機能,後患無窮……早前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有機資源中心公布了《香港蔬菜之除害劑殘餘研究報告》,結果顯示有70%蔬菜含除害劑殘餘,當中有兩個聲稱是本地有機菜心的樣本,除害劑殘餘量更超晒標!不想病從口入,處理蔬果類食材時,就要好好參考以下6點了。
1.選材盡量多元化
蔬菜是否含重金屬,難以憑肉眼辨測,為免中招,大家在選購蔬菜時,種類不妨多元化一點,避免偏食某一種,以防止因食用同一款餸菜太多,增加攝入過量重金屬的機會。
2.洗切後勿放太久
買菜回家後,應存放在雪櫃,洗菜及切菜後要盡快烹煮,不宜放太耐,尤其是菠菜、莧菜等硝酸鹽含量較高的蔬菜,因一旦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益菜都變毒菜,可引致正鐵血紅蛋白血症!
3.宜利用熱水浸洗
洗菜時,應在流動的清水下輕刷菜葉,有助去除表面的污物、細菌和微量化學物,再以暖水(攝氏30至40度)來浸15至30分鐘,即可有效減少或稀釋除害劑和重金屬的濃度。坊間有偏方指洗米水、鹽、醋均有去走農藥的效能,但實質成效未被證實,所以用清水沖洗已足夠。
4.硬皮蔬果要刷淨
蘋果、紅蘿蔔、薯仔等蔬果,應以水沖洗一次,之後用乾淨的軟刷輕刷,以去除表面和縫隙間的污垢,再用水沖洗多次即可待用。
5.炒菜較烚菜可取
烹調方面,炒菜較烚菜可取,能有效將植物表面的污染物去除;要是烚菜的話,則盡量不要飲用烚過菜的水。
6.煮熟後要盡快食
煮好的菜應盡快進食,因有資料顯示,煮過的菜,其維他命B1會損失25%,維他命C會損失20%。若保溫長達1小時,就會再各損失20%。假如青菜中的維他命C在烹調中損失20%,溶解在菜湯中損失25%,如果保溫再損失20%,那麼維他命C損失量可高達65%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