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要剪髮:那些年 香港人的舊式理髮店
2016020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理髮店店主梁成說:「不是你想淘汰,而是時代所逼,不得不被淘汰」。
紅白藍三色的花柱曾經是理髮店的標誌,花柱在路邊旋轉着,就似向路人招手,為理髮店招徠客人。但隨着舊式理髮店在香港日漸式微,這些標誌着舊式理髮店的花柱或許已「無力再轉」,將無聲地消失。
舊式理髮店在香港買少見少,除了是因為租金貴、客人少,也因為大部分師傅都年過花甲,即使有老闆聘請,他們也不一定願意開工。
「不是你想淘汰(不做),而是時代所逼,不得不被淘汰。」梁成1962年開始在理髮店學師,到後來自己做老闆,在理髮界打滾50多年,看着行業由朝陽變成夕陽。全盛時期,他的店內有10多個師傅,但現時每天都只有他和梁太兩人開工。「以前有人刷鞋,有人修甲,有人做招待,現在如果請這麼多人,哪能回到本。」
今時今日,打開雜誌選好髮型,交給髮型師都可以做到理想的造型,但過去可以選擇的髮型就沒有這麼多了。梁師傅指,過去來剪髮的人,都是剪紅毛裝、花旗裝、游水裝,到了六七十年代就流行披頭四同貓王的長髮,「不過現在後生仔的髮型我也懂得剪,做這行,要活到老學到老。」
在店內,歷盡時代轉變的,除了梁師傅,還有陪伴他多年的搵食工具。店內的舊式風筒風力足,熱力夠,用了超過30年,維修、改裝多次也沒有被更換,因為只有它,才可以吹出貼貼服服的西裝頭。除了風筒,理髮椅也是鎮店之寶,用了超過50年,依然每天堅守崗位,就如梁師傅一樣。
曾經靠一把剪刀,養大一對子女,梁師傅現時不用再靠剪髮養家,卻放不下一班熟客。兩年前,梁師傅一度想要結業,卻因為一班熟客挽留,最終半推半就另租店舖重新開業。
訪問當天,有移民外國多年的客人進店,回味老闆的手藝。熟客來到打一聲招呼,梁師傅已經手起刀落。現在,梁師傅一星期開足7日工,因為怕客人老了,忘記他那一天休息而摸門釘。雖然辛苦,但他笑着說:「來這裡的客人大多都剪了10多年,做到咪做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