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上門維修保養陷阱多 投訴增15%

2017021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消委會透露,不少上門維修投訴涉違反服務承諾。(資料圖片)
消費者委員會去年收到逾2383宗涉及維修及保養的投訴,按年增長15%,佔整體投訴約10%。消委會透露,不少上門維修個案屬違反服務承諾、報價與收費不一等,有個案更涉及單據地址不符、無如實更換零件,該消費者已向海關舉報。
涉及單據地址不符、無如實更換零件的個案中,投訴人在網上尋找冷氣機漏水維修服務,B公司上門維修完成後兩個月,投訴人發現同一冷氣機的製冷功能失靈,於是再請B公司上門,但投訴人在維修當天不在家,技工以短訊通知投訴人已補充雪種及更換電容,由家傭支付1050港元的維修費用,當晚投訴人發現冷氣機製冷效果未有改善,再度漏水。B公司一度以短訊回覆承諾跟進,其後不了了之。
投訴人多次按網頁上的電話聯絡負責人卻未有人接聽,更發現單據上的地址並非B公司的營業地點。投訴人惟有聯絡另一間公司,新公司的技工稱該公司未有更換冷氣機電容。投訴人自行向海關舉報,及向消委會求助。負責人未有正面回應更換電容一事,只說已完成維修,並已支付工資及物料費用為由,堅拒退款。不過,經調停後,負責人口頭承諾退回500港元作和解,投訴人亦同意,但負責人其後拒絕回應消委會及確認退款安排。
另一宗個案投訴人從網上尋找廁所通渠服務,見到A公司寫明「不成功不收費」及「維修後一周內如再次出現相同問題,即「免費上門檢查修理」的服務承諾,便深信不疑,致電預約,及付款3000港元,不過廁所在通渠後數天再度淤塞,投訴人其後要求A公司履行服務承諾,不過職員指工程已完成逾一周,需另行收費。投訴人指在維修後一周內已聯絡A公司,但被對方拖延,遂向消委會投訴,不過該公司回覆指當時已說明單次工程不會有保養,拒絕提供任何安排。
此外,有公司臨時更改報價及「講咗無做」。個案涉及有市民的電腦故障,找了C公司上門維修,C公司建議以1200港元更換主板或3200港元組裝新電腦,投訴人認為昂貴而不維修,豈料對方立即改口,稱更換主板只需800港元,投訴人同意更換後,C公司數日後送交電腦,由於交收匆忙,投訴人未有留意總收費竟為1080港元,數月後電腦再故障,投訴人自行拆開機身檢查,發現C公司根本未有更換主板。C公司向消委會聲稱,從未承諾為投訴人更換新主板,而維修後的保養期為7天,不會再為投訴人安排維修。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上網找維修服務,勿輕易被網頁的宣傳如「不成功不收費」誤導,必須向商戶確認網頁上的服務承諾、報價及收費等;而商戶需注意,他們有責任確保在其公司網頁上所作出有關服務的聲稱準確,及履行服務承諾,否則有可能違反《商品說明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