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冷水越冬斑蝶大減9成 深水灣卻飆升25倍

2017022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去年在深水灣(右上圖)的越冬斑蝶,由老虎型斑蝶(右下圖)佔多數,變成烏鴉型斑蝶為主。(綠色力量提供)
環保團體「綠色力量」公布2016年「越冬斑蝶調查」結果。香港唯一為保護越冬斑蝶而設的「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屯門小冷水,僅錄得66隻,數量較對上一年冬天錄得的1587隻,大幅下降96%。相反,深水灣錄得的越冬斑蝶數量則大幅攀升至新高537隻,較對上一年冬天錄得的21隻,增加25倍。
綠色力量高級環境事務經理單家驊表示,近年小冷水越冬斑蝶數量一直波動,暫時未能確定原因,極端天氣頻繁出現或內地發展而導致自然生境消失,均有可能影響由北方來香港越冬的斑蝶數量。單指,小冷水的越冬斑蝶數量每隔數年便會突然攀升,通常在數量大幅上升後的翌年,亦會錄得顯著下降。而深水灣越冬斑蝶創新高,則或與物種和習性出現變化有關。
「越冬斑蝶調查」自2009年開始調查屯門小冷水、深水灣、大嶼山的分流和水口等本地四個斑蝶越冬地的斑蝶數量。最新調查顯示,大嶼山的分流和水口錄得的越冬斑蝶分別有197隻及125隻,數量與過去記錄相若。
單家驊指,去年在深水灣記錄的越冬斑蝶,由以往老虎型斑蝶佔多數,變成以烏鴉型斑蝶為主,更差不多全是屬烏鴉型斑蝶的藍點紫斑蝶,顯示在深水灣的越冬斑蝶以單一物種為主。此外,越冬斑蝶於深水灣的逗留時間亦較以往長。一般逗留約一個月後離開,但去年12月下旬至今年2月上旬,仍有不少越冬斑蝶停留當地。
單家驊相信可能與香港今年一月天氣和暖有關,斑蝶抵達後毋須繼續南遷到更和暖的地方。單續指,深水灣以烏鴉型斑蝶為主,反觀小冷水和分流以老虎型斑蝶為主,則未見有越冬斑蝶逗留時間較長的情況出現,或反映兩種類型斑蝶對氣溫的敏感度不同。
另2015年冬天曾在南大嶼郊野公園內發現逾萬隻全新的斑蝶越冬地,去年只錄得24隻越冬斑蝶,需要持續觀察多一、兩年,才能判定該處是否恒常的斑蝶越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