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醫護耗半天換肝 鄧桂思好轉但未脫危險期

2017041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負責今次移植手術的醫生團隊(下)講解鄧桂思(上)手術後最新情況。(黃仲民/李國健攝)
人間有愛。43歲鄧桂思生死關頭曾與屍肝移植機會擦身而過,最終獲素未謀面的26歲少女鄭凱甄(Momo)捐出6成右肝,歷時12小時換肝手術後,正在瑪麗醫院深切治療病房(ICU)留醫,雖未過危險期,但情況相對穩定。器官衰竭病人需與時間競賽,惟器官難求,瑪麗醫院及港大肝移植團隊構思成立「好心人活肝捐贈計劃」資料庫,讓有急需換肝病人得到幫助。
瑪麗醫院今日(14日)召開記者會交代鄧桂思及鄭凱甄手術後最新情況。港大肝膽胰外科臨床副教授吳國際稱,今次手術動用逾25名醫護做捐肝及換肝手術,先將凱甄的三分二肝臟取出,再移植到鄧女士身上。鄧女士早前因肝功能衰竭未能承受新陳代謝反應,期望換肝後3至5日有進展,現時仍需洗腎排清身體毒素,但肝昏迷已逐漸減退。至於捐肝的凱甄已完全清醒,料觀察1至2天後可轉普通病房。
鄧女士急需換肝消息傳出後,曾有遺體捐贈的肝移植機會,可惜最終未能成事。瑪麗醫院肝臟移植外科副顧問醫生冼瑞靈透露,鄧女士今次換肝波折重重,自報道刊登後,醫院曾接聽逾50個電話查詢,但逾9成初步已不適合捐肝,最後會面僅2人,其中1人經考慮後決定退出,餘下凱甄,並於昨日(13日)動手術。她透露原來在前日(12日)曾有1名腦幹死亡的病人,評估後適合肝移植,但家屬卻婉拒:「只能要鄭小姐冒風險捐肝」。
瑪麗醫院目前約有90名病人輪候器官移植,惟器官難求,迫於無奈需進行活肝移植。港大外科學系肝臟移植科主任盧寵茂指,活肝捐贈牽涉許多道德問題,他希望社會聚焦討論如何增加肝臟來源,而非降低可捐贈器官的年齡限制,包括優化現時活肝捐贈的程序,團隊計劃短期內會成立「好心人活肝捐贈計劃」。
港大外科學系肝臟移植科副教授陳智仁補充,屍肝捐贈總比活肝捐贈安全,參考加拿大成立「好心人活肝捐贈計劃」的資料庫,招募18至60歲、身體健康且無肝炎的熱心市民,經肝臟移植科醫生、心理醫生評估和檢查後,可登記成為活肝捐贈者,以便醫院日後聯絡他們捐肝救人。
陳智仁稱,熱心市民加入名冊後,可選擇指定或不指定接受肝臟的病人。醫護人員會考慮為排在移植輪候首位、無家人或朋友合適捐贈,及沒有合適屍肝的緊急病人,聯絡「好心人」。連同今次個案,瑪麗醫院在過去20多年來,只成功配對7宗素未謀面的市民捐贈,預料計劃實施後,有機會再多幫1至2成該類命懸一線病人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