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透視:12棵樹滿載歷史記憶 地圖教賞樹

2017041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李佩思(左)及鄧俊賢(右)希望市民可跟隨樹木地圖了解識樹、賞樹,了解市區樹盛載的人情。(洪業銘攝)
俗語云「大樹好遮蔭」,人類取之樹木豈止乘涼,它們大隱隱於市卻被小覷為點綴市容。近年發生中西區半山般咸道石牆樹被砍伐等事件,港人開始察覺到人和樹可於市區同生共存,亦知道地方因樹得名,生活毗鄰而居,甚至感情相互依賴。保育團體長春社為配合首屆香港「樹藝節」推出油尖旺樹木地圖,收錄12棵滿載大街小巷歷史及記憶的市區常見樹木,望市民可跟隨路線識樹、賞樹,最終學懂愛樹。
「係人傷害佢哋,亦只有人有能力保護佢哋!」樹齡逾300年的九龍公園細葉榕樹王,80年代因削山建足球場感染褐根病,今日需靠人工架支撐,遊人止步。長春社教育經理鄧俊賢指,樹王早於香港開埠前已經存在,見證十幾代香港人的成長,10年前因三分之一樹幹倒塌而被確診染上俗稱「樹癌」的褐根病,罕有存活至今可謂奇迹之樹,「如果佢哋健康,樹冠有幾大,樹根都要有咁大空間成長!」
鄧俊賢表示,將樹王收納於樹木地圖,希望市民反思城市發展優次,同時了解護樹知識,「唔可以話起嘢就隨便鋸佢哋,樹唔同人頭暈身㷫會講出嚟,佢哋病咗通常到冧嗰刻先知!」他指樹木長期被視為附屬品,「危危乎就斬走佢,除之而後快」,人們忽略了樹的歷史及生態價值,以及與人同萬物的互動。
有份策劃樹木地圖的長春社高級保育主任李佩思解釋,被收錄的12棵樹來自10個香港市區常見樹種,包括在宋朝曾被大量種植的土沉香,「香港」因出口土沉香而得名。另外,位於尖東訊號山的苦楝,則延續了山頂訊號塔昔日為維港船隻報時的任務,以花期為訪客報時。李指,這些樹的位置容易到達,部分更盛載着歷史及生活記憶,例如油麻地廟街榕樹頭早於19世紀,因居民喜歡在樹蔭下聚集,附近一條街命名為公眾四方街,後演變成今日的眾坊街,而榕樹頭休憩功能至今歷久不衰。
樹木地圖亦記載着樹木的花期及果期,將首度於4月22日(下周六)於九龍公園舉行的「樹藝節」派發,參加者可即場參與導賞團及樹木教室等。長春社將繼續徵集市區樹木故事,希望將樹木地圖延伸至全港,深水埗及中西區有望最快推出。
--------------
《魔法軍團Z》魔法與鋼鐵の戰正式啟動!日系機甲戰棋手機遊戲《魔法軍團Z》好評配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