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東:寒涼食物易慢性胃炎 跑數人士高危

2017052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西瓜及涼粉等消暑食物性質寒涼,多吃易傷胃。(高嘉業攝)
炎炎夏日,綠豆沙及西瓜成為消暑良伴,但進食過多小心變成慢性胃炎。中醫角度認為,夏天易受濕邪及暑邪侵襲,若再進食太多寒涼食物,或飲食不節,可致消化不良,令胃的氣機不暢,無論進食、飽肚或飢餓時,胃部都隱隱作痛。慢性胃炎是常見都市病,中醫建議用健脾和胃的食材護胃,例如自製簡單的山楂消滯茶,最適合辦公室一族。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楊碧華表示,慢性胃炎即中醫俗稱的胃脘痛,夏天是胃炎高發期。因進食過多生冷及寒涼食物,如雪糕、汽水及魚生,造成胃脹、胃痛、食欲不振及大便不暢等症狀。此外,進食太多難消化食物,如豆類、糯米、菇類、腸粉、薯仔及芋頭,也較易胃痛。
現代上班一族經常食不定時、捱夜及睡眠不足,加上工作壓力大,容易傷肝。中醫有「肝氣犯胃」之說,肝的毛病也會影響胃的氣機運暢。楊碧華說,從事文職、金融或需要「跑數」計佣的工作人士,較易有慢性胃炎。
她曾診治30多歲文職女病人,因經常工作至深夜,又要讀書進修,以致食無定時,一日兩餐以麵包充飢,結果每次進食都胃痛,並有胃酸倒流。楊碧華解釋,若本身胃已不好,不應吃麵包,因麵包的酵母會加劇胃部負擔。她建議有胃痛毛病者,應戒咖啡、酒、辛辣及生冷食物,每餐進食七分飽便足夠。
中醫以健脾和胃、利氣止痛的藥材治療慢性胃炎,並需針對不同類型的體質對症下藥,例如脾氣虛弱者,可服北芪及人參;脾氣濕熱的人士可服黃連、山梔子;飲食不節致傷胃的人,應進食山楂及麥芽。在人體的中脘、足三里、胃俞及脾俞穴針灸,也可紓緩胃痛情況。夏天來到,楊碧華建議勿進食過量西瓜及涼粉等寒涼食物,以免傷胃。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於6月4日舉辦免費健康講座,由中醫講解慢性胃炎的診療方法,以及穴位按壓示範。查詢可致電: 2172 0721 。
※有你最關心的醫健資訊,請瀏覽 Dr.東 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