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租地建貨櫃屋需配新政策 地署態度開放

2017092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陳松青指將短期租約地用作過渡房屋需要新政策配合。(馮淑環攝)
政府正研究發展貨櫃組合屋作過渡性房屋。地政總署署長陳松青今天(22日)與傳媒茶聚時表示,今年底會在網頁公布短租用地資訊,包括新批短租官地的租金水平。對於可否將短期租約地用作過渡房屋,他表示,現時無政策讓機構透過短期租約租作過渡性房屋,如要落實計劃,需要解決眾多技術問題,包括選址是否有水電煤覆蓋,附近環境是否適合居住等,同時要有新政策配合,如活化工廈政策亦可透過豁免書,容許工廈作非工業用途。他強調,地政總署只是守尾門作土地批租,但對於各項解決房屋問題的措施持開放態度。
陳松青又指,現時絕大部分短期租約土地均不是規劃作住宅用途,大多是屬於政府、機構或社區」(GIC) 用地、休憩用地、綠化地帶等。他說今年底將公布900幅直接批租的短期租約資料,作社區及綠化用途,包括公布批租租金、地點、面積等資料。
對於申訴專員公署早前批評地政總署行事散漫,有違規村屋個案長達20年。陳松青指,單是2016年已接獲48,000宗投訴,當中37,000宗與土地管制有關,扣除塌樹等問題,霸官地的個案達18,000宗,數量龐大。他指,現時署方只有600人負責執管,正檢視人手安排,包括考慮聘請退休人士、非公務員合約僱員及承建商處理等等。
為了加強執管,陳松青指,地政總署計劃將寮屋紀錄電腦化,又進行無人機試驗,作航拍比對,在同一地點,不同時間比較構築物的位置、大小,重點嚴打逾千米的大型違規霸地個案。他表示,地政署亦正研究將土地資料公開,如將私人土地及官地資料公開,讓公眾了解土地供應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