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透視:唔驚煲乾水 中藥煎好送到上門

2017102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病人可一次過收到一星期份量的湯藥,存於雪櫃後取出翻熱服用。(林希孺攝)
提起中醫就聯想到煲藥時繁複又耗時的過程,有「80後」中醫師利用創業計劃所批出的資助費及貸款,與中藥批發商合作推動中醫創新發展。他們利用科技「優化」中醫業的物流流程,推出診症、煎藥、配送湯藥的一條龍線上系統。中醫師林迪龍指醫師診症時於線上系統輸入藥單後,系統便會自動將藥單傳送到中央廚房,供藥師執藥及煲藥,之後會包裝成湯藥包,運送至病人的辦公室或住所,「忙碌嘅市民開工前睇中醫,收工就喺屋企飲到煲好嘅中藥!」方便醫師及病人的同時,亦使中醫更趨現代化。
「有病人完全唔識煲藥,真係試過落煮食油去『煎』藥材,仲話藥材燶晒,煲唔到嚟飲。」中醫師林迪龍指不少病人反映煲藥麻煩兼耗時,因而卻步睇中醫,而即使病人願意煲藥,也可能因知識不足而用錯方法,導致藥效無法發揮。他續指煲藥方式不當有機會傷身,「例如烏頭鹼經過一定時間加熱後會減低毒性,但病人往往可能煲得唔夠時間就服用,搞到中毒。」因此市民睇中醫多會使用「代煎」服務,之後再到診所自取湯藥。
惟林迪龍認為此舉費時失事,特別是行動不便的長者更難以接受服務。故他向青年事務委員會及民政事務局申請青年發展基金,獲批30萬港元資助費及15萬港元免息貸款,研發方便市民睇中醫的線上系統,希望系統能成為醫師及病人之間的橋樑,「醫師睇完症同傳藥單後,湯藥自動送到病人屋企或辦公室。病人可以一次過攞一星期藥放雪櫃,翻熱就飲得,每次運送費只須約35港元。」他同時研究與24小時便利店合作,讓市民可隨時取藥。
香港中醫藥服務中心總經理兼執業藥師朱立城表示,今次與80後中醫合作,將診症、執藥、煲藥及配送服務流動電子化,對象亦由醫師擴大至市民。他強調,系統程序有ISO9001認證及執業藥師,採用的藥材亦經多重品質檢定,有助安全用藥保障病人。他以常用的中藥何首烏舉例,指經黑豆汁泡製的何首烏與生何首烏功效不同,當藥師檢視藥單發現中醫師要求用何首烏時,會即時致電澄清藥單,避免配錯藥。
線上系統技術負責人沈庭光表示,系統除了提供網上預約診症服務外,同時可紀錄病人病歷及有否過敏症等,寄望日後能進一步發展成為中醫共享病歷資料庫,推廣中醫診療,系統預計明年1月試用,4月正式投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