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麟認藥物資助機制有缺陷 需逐步優化

2017112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張偉麟指有需要優化目前審批制度,以應對昂貴醫療程序的出現。(關琛詩攝)
罕見疾病的藥物昂貴令病人孤立無援。醫院管理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承認,藥物資助機制有缺陷,正就檢討罕見病政策及藥物資助機制的獨立顧問合約招標,預計明年中有改善建議,包括按個別病人情況制定藥物治療資助計劃等。至於為脊髓肌肉萎縮症引入新藥,現已與專家小組和藥廠開會,對下年能取得突破進展感到樂觀。
張偉麟指,目前審批資助主要以家庭負擔能力為焦點,在醫療科技急速發展下有需要優化,以應對極度昂貴醫療程序,未來機制需考慮個案需要和長遠費用的可承擔性,令病人不因支付藥費而影響生活質素。此外亦要考慮長遠療效,「例如若使用一段時間無用,需立即停藥」他預計明年中可有改善建議,強調機制需時逐步優化。
至於會否為罕見病制訂定義和名單,他解釋,其他疾病病人都難負擔極昂貴和「由無得醫變有得醫」具突破性的藥物,例如血癌、糖尿病等,若為藥物資助訂「罕見病定義」,未能照顧名單以外病人需要。
醫管局2016/17年用藥開支為50.2億,較去年多4.5億元,用藥開支年均升8%至10%。張偉麟指,隨新症和新藥物研發增加「雪球效應」,政府不可能負擔所有新研發藥物的支出,只能按藥物療效、安全性和成本效益等考量因素,適時引進新藥。2017/18年政府較2009/10年增撥9億元,將22種自費藥物轉為專用藥物,並擴闊了40種專用藥物的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