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以誠涉疏忽 遭質疑有否做好處理傷口程序

2018011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陳以誠涉嫌治療不當令男嬰需截指,被控3項專業失德。(何瑞芬攝)
兒科醫生陳以誠被指在治療一名當時14個月大的男嬰時,疑因治療不當令該名男嬰需切除一截手指。陳被控3項專業失德,醫委會今日(14日)繼續傳召專家證人、骨科醫生林迪基作供。
林迪基推斷,2009年8月15日當日,醫護人員為男嬰多包幾層紗布,令紗布包得更緊,估計手指於當日已開始壞死。醫委會委員詢問,男嬰於翌日、即8月16日曾面露笑容拍照,顯示他的身體狀況良好,又問若細胞壞死會否感到劇痛。林回應指,由於拍照當日男嬰手指組織已壞死,已無任何知覺(Sensation),亦感受不到痛楚。
辯方提問,8月15日當天要包多緊才會令細胞壞死,又質疑證人既然認為當日開始壞死,應會出現缺血性疼痛(Ischaemic pain),為何於短短一日已無知覺。林回應稱,不能推測多緊才算緊,而男嬰的手指組織在短時間內由正在壞死到失去知覺是有可能的。
醫委會代主席麥列菲菲詢問林迪基,在正常情況下,處理傷口應有甚麼程序。林回應指,首先需要觀察傷口,然後縫針,再用物料固定,最後需要檢查手指是否有露出,以確認血液循環狀況,林亦質疑陳以誠是否有做好上述步驟。
麥列菲菲又問,浸會醫院報告指出男嬰紗布有血漬,為何林的報告中卻寫「被血染濕」(soak with blood)。林解釋,距離與男嬰父母會面至今已有8年,故不太記得當時情況,但男嬰父母是稱「紗布濕晒,有血漬。」
案情指,一名當時僅14個月大的男嬰於2009年8月10日割傷手指,並於同月10日至20日期間接受陳以誠的治療,而陳用「Dermabond」皮膚粘合劑治愈,以代替傳統治療方法,直至21日,男嬰右手無名指有組織壞死,需要切除一節。
聆訊未畢,委員會宣布將於1月27日續訊,當日會傳召陳以誠作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