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東:高血壓定義非一刀切 宜多做運動

2018041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長者恒常運動對改善血壓有明顯效果。(資料圖片)
目前世界衞生組織及香港對高血壓的定義為上/下壓超出140/90mmHg,此定義亦非「鐵板一塊」。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心臟科教授謝鴻發表示,醫生仍會根據每個人的臨床需要訂立不同的高血壓指標,例如有慢性疾病人士,包括糖尿病及腎病患者,控制他們的血壓水平目標應不超出130/80mmHg,較一般人嚴謹。
謝鴻發說,現時香港兩成半人口屬高血壓,若高血壓定義收緊至130/80mmHg,將多一至兩成人口跌入高血壓患者之列。香港以至亞洲地區普遍人對高血壓警覺性不足,不但沒有全民高血壓普查,患者服藥依從性亦偏低,這幾方面均應改善。
若市民血壓(上/下壓)在130/80mmHg至139/89mmHg之間,屬前期高血壓,要加以警惕,注意生活習慣,以免成為高血壓患者。運動有助改善血壓,謝指出,較年壯人士可多做帶氧運動,長者可日行一萬步,對心血管有益。他說,恒常運動對改善血壓的效果,較改變飲食習慣,如減鹽、多吃蔬菜等為高。
※有你最關心的醫健資訊,請瀏覽 Dr.東 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