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水辦查滲水源頭耐投訴多 申訴署主動調查

2018110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滲水問題令巿民受困擾。(黃雄攝)
由食物環境衞生署和屋宇署組成的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滲水辦)效率奇低,「無頭公案」拖足十年依然未解決。申訴專員公署過去33個月共收到多達300多宗有關滲水辦失職的投訴,平均每月至少有10宗,公署認爲有必要再度主動調查滲水辦處理滲水投訴的成效,檢視是否辦事不力。多名立法會議員炮轟滲水辦「形同虛設」,又拒絕使用新科技追查滲水,令住戶飽受困擾。
滲水辦一般收到滲水投訴後,會調查及測試,若結果顯示上層單位確是滲水源頭,會發出妨擾事故通知,要求該單位進行維修。不過,滲水辦效率差長期爲人詬病,申訴專員公署由2016年至今年9月的33個月便共收到360宗有關滲水辦未有妥善處理滲水問題的投訴。
不少市民投訴滲水辦往往用很多時間進行測試,但仍找不到滲水源頭。滲水辦現時主要依靠色水測試確定源頭,雖然有時會委聘顧問公司使用較新科技例如紅外線探測儀及微波探測儀等,調查複雜的個案,但並不普遍。
申訴專員劉燕卿今日(7日)宣布主動調查審研滲水辦處理滲水投訴的成效。劉認爲長期滲水對受影響者構成很大的滋擾,亦會造成環境衞生問題,今次主動調查目的在於了解滲水辦有否更好的辦法,有效處理滲水問題的投訴。
今次已是申訴專員公署十年内第二次對滲水辦展開主動調查,對上一次是在2008年。申訴專員公署表示,兩次調查的重點不同,上次是針對滲水辦整理運作的失誤,包括處理投訴的程序及對委聘承辦商的監察等;而今次調查目的則為檢討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解決滲水問題,公署認為十年間滲水問題依然存在,有必要再度展開調查。
立法會議員區諾軒批評滲水辦「形同虛設」,多年來嚴重失職,曾有市民向他投訴因滲水辦無法找到上層單位的租戶開門,讓職員入屋調查滲水源頭,結果滲水問題長期積壓。他又指,滲水辦近年購入新科技卻不使用,浪費納稅人金錢及時間,痛斥調查執法無效率,要求滲水辦立即檢討使用新技術及處理程序。
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指出,食環署和屋宇署各自為政,沒有一個主管能統籌,部門間互相推卸,而水務署又未納入滲水辦内,令投訴人慘成「人球」,促請滲水辦盡快重整部門架構,改善及提升效率。
觀塘區議員畢東尼指他累積收到數百宗滲水投訴,滲水辦的成功處理率僅為一半,大部分個案更已積壓5年或以上。他批評滲水辦處理程序墨守成規,僅依靠色水測試確定滲水源頭,測試至少需時3星期,成效亦不高,建議在色水測試前先檢測滲水的成分,確定是鹹水或雨水,準確找出滲水源頭,並應引入新技術,提高成效。
滲水辦回應稱會全力配合申訴專員的調查工作,又指滲水辦正進行多項檢討,包括全面檢討滲水辦運作,並在九龍城、灣仔及中西區三個試點地區全面試用調查滲水的新測試方法,並成立四個地區聯合辦公室,加強食環署及屋宇署兩個部門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