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試行半年減廢14% 近回收站成效較高

2018111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梁永權(右)認爲,公民教育及回收配套是推行垃圾徵費的關鍵。(袁志豪攝)
垃圾徵費能否行之有效,關鍵在於公民教育及回收配套。有非牟利機構透過資助計劃,在廿多幢單幢式樓宇及商戶進行爲期六個月的垃圾徵費試驗計劃,發現試行計劃開展後,參與的場所整體垃圾棄置量減少一成四;而愈近回收站、業主立案法團配合程度愈高的樓宇,垃圾棄置量則減少得最多。機構建議政府在推行垃圾徵費計劃前,應做好回收配套。
香港基督少年軍今年六至十一月,在葵涌區十九幢單幢式樓宇及九間商戶,進行爲期六個月的試行計劃,共有兩千戶參與。計劃免費提供十五、二十及廿五公升三種容量的垃圾袋,參與者可按自己需要選擇合適容量,每戶每月可領取不超過三十個垃圾袋。團體會每周三次到各參與場所的樓層點算使用指定垃圾袋的袋數及秤重,分析住戶的垃圾棄置情況。為配合計劃,團體亦會在葵涌區設三個街站回收,每周三次,方便住戶進行垃圾分類回收。
試行計劃推行至今,最新九月數據顯示,參與場所整體的垃圾棄置量減少一成四,當中以葵涌天安樓減幅最高,六月的垃圾棄置量高達七千多千克,至九月已減少至二千七百千克,減幅達六成三。而天安樓的回收率亦最高,九月份的回收物重量達一百四十六千克,遠高於其他參與場所。
香港基督少年軍項目主任梁永權指出,或因天安樓距離回收街站近,方便市民回收,其法團配合程度亦高,鄰居的環保意識感染力強,故減廢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