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12%小學生嚴重抑鬱 21%經常感到壓力

2018120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臨床心理學家建議父母及老師多了解小朋友的需要。
現代生活的小學生已不再是「無憂無慮」,有調查發現小學生每5人就有1人呈抑鬱。香港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今年1至3月向1819名小三至小六學生進行調查,發現17.6%人有抑鬱徵狀,較上年增加4.4個百分點,而徵狀嚴重者亦由去年的9.7%,升至今年12.3%,學生的壓力來源雖主要與學業有關,但疏離的親子關係對抑鬱有更大影響。
調查指,21.2%受訪學生表示經常感到壓力,最多學生表示壓力來源為升中選擇及適應,比率有19.6%,其次為自由時間太少,佔19.5%,學業成績未如理想亦有18.7%。家庭關係亦是壓力來源之一,18%人因被父母責罵或處罰而感壓力。
調查亦量度受訪者抑鬱徵狀出現的頻密程度,包括常感疲倦、覺得自己無用、睡眠有問題等,發現有17.6%人呈抑鬱傾向。調查亦分析各因素與抑鬱的關連性,發現學生若承受高學業壓力,出現抑鬱徵狀的風險為10.5%,疏離的親子關係帶來的風險更高達23.7%,例如與父母相處時覺得心煩,與他們討論問題會讓自己感到很笨,父母少注意自己等。
就讀中二的Bell於小五時有抑鬱徵狀,自小與祖父母同住,兩老對其學習要求甚高,爺爺曾言,「你再唔努力冇人睇得起你」,令她深感壓力,又會將死記硬背的讀書方法強加其身上,例如叫她抄詞語抄足1小時。然而她學業成績仍未如理想,卻因「唔想顯得自己好差」而不敢與家人傾訴,她自言當時自己猶如讀書機械人,坦言「想要個好嘅童年」。
臨床心理學家李明琳指,不少家長的教養方式受自身的成長經歷支配,例如有家長的父母有完美主義,結果他們亦會對子女要求甚高,更會將20至30年前的觀念強加於子女身上。她建議父母及老師學會觀察子女,了解子女問題背後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