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簿車輛狀況分7類下月實施 買家更易分辨水貨車

2018122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下月起「牌簿」上的車輛狀況將分成7類,供車主及準買家參考。
運輸署下月2日起,將實施新修訂的車輛首次登記狀況分類,屆時所有首次登記的車輛,其俗稱「牌簿」的車輛登記文件上的車輛狀況將分成7類,供車主及準買家參考。有汽車團體相信,有關修訂可讓準買家更容易分辨新購車輛是行貨還是水貨。
運輸署發言人表示,在考慮持份者的意見及參考其他國家所採用的做法後,修訂首次登記車輛的「車輛狀況」分類如下:
A)根據相關文件,車輛在進口香港供銷售前,未曾在香港以外地方登記,或曾在香港以外地方登記但有關登記不准許車輛在道路上使用;
B)基於車輛進口者的聲明,車輛在進口香港供銷售前,未曾在香港以外地方登記;
C1)車輛在進口香港供銷售前,曾在香港以外地方登記。根據相關文件,車輛在香港以外地方登記的時間少於15天;
C2)車輛在進口香港供銷售前,曾在香港以外地方登記,並不歸類為C1狀況;
D)車輛由登記車主進口香港自用;
E)車輛是在香港以進口底盤或進口駕駛室及底盤添加指明附加物裝配而成的車輛;
F)車輛是透過拍賣從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購得。
發言人續指,經修訂的車輛狀況只會如實地描述車輛進口香港前的情況,例如曾否在香港以外地方登記,而並非描述或反映車輛使用情況或損耗程度。在車輛登記文件上顯示客觀的車輛狀況,可以協助市民,尤其是車主及準買家了解有關車輛在首次登記時的真實狀況,及在車輛買賣時作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