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東:勤習易筋棒十式 病友減退化增活力

2018122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吳國全(左)指導鄒志剛做「反腕過背」。(黃偉邦攝)
不少人經歷大病或受疾病影響,活動能力有機會大不如前。現年六十九歲的鄒志剛,數年前診斷出患小腦萎縮症,需要坐輪椅出入,說話亦變得口齒不清。直至兩年前,他接觸到「易筋棒」運動,即使坐在輪椅上亦可利用木棒伸展肌肉、關節和身體部位,從而改善他上半身的活動能力,減慢退化。他積極參與運動,去年年底更獲得教練資格,期望向更多病友推廣此運動。
鄒本來從事保安工作,喜歡打籃球,沒有長期病患,其後偶爾飲水「濁親」、步履不穩,數年前入院檢查時,醫生始告知他有輕微中風,鍛煉過後他雖回復行動能力,但變得容易跌倒。鄒約於五、六年前跌倒再次入院,以為再度中風,後來被腦科專科醫生診斷患上小腦萎縮症。他表示,醫生曾告知他,患病後情況最壞可以完全失去自理能力,要插鼻喉、大小二便要他人幫忙清理,他聽到後心情頓時跌落谷底。
鄒患病後身體日漸衰退,約半年需坐輪椅出入,失去說話能力,「屋企人成日話:『都唔知你噏乜。』」他曾因此意志消沉,足不出戶,但他沒有放棄,每天到公園撐着扶手走路鍛煉下半身肌肉。其後他在社區中心認識一班喜歡運動的朋友,因緣際會認識易筋棒運動教練,自此每周均上堂學習。
易筋棒教練吳國全表示,易筋棒並非新興運動,已有半世紀的歷史,可以柔軟筋腱、舒筋活絡,透過至少手臂長度的木棒,做出十式的動作,有效紓緩坐骨神經痛、網球手、彈弓手和五十肩等慢性痛症。他指,所有人均適合做易筋操,惟建議「痛就要停」,一旦做動作時感到有痛楚,便要暫停。
鄒學習易筋棒約兩年多,認為第五式「腋夾高提」對他最有幫助,因為在患病初期,提起手臂時未能完成伸直,但在易筋棒支撐及日子有功之下,現時「三兩下手勢」便可舉高手臂。鄒又指,學習易筋操後,他整個上身關節及肌肉變得靈活,「感覺退化得冇咁快」,又可以認識一班朋友,變得更加開朗,後來他加入小腦萎縮症協會,勤力參與會務及與會員聯絡,增加溝通機會,「聲帶好似開咗!」說話清晰度亦有改善。
為推廣易筋棒運動,運動改變人生基金會將在明年一月五日於西環卑路乍灣公園舉行「千人操運動日」,屆時約一千人會一同做易筋操。
易筋棒十式如下:
第一式:雙搖兩擺
臂屈曲,棒擺上,保持伸直,眼與肩周同寬
眼望棒頂,盡貼耳仔保持垂直,提起腳踭
向一邊擺動,重複上述動作
第二式:環圈企柱
手及棒保持垂直
轉上、轉下
第三式:交搭伏手
手向前伸直棒保持水平
提右手半圈,雙手成交叉
反方向轉一圈雙手成交叉
第四式:膊托冚圈
手向前伸直棒在手臂下
棒轉一圈在手臂上,再轉一圈在手臂下
第五式:腋夾高提
握棒手背向天
虎口卡住棒過穿腋下
向上舉起,掌心向天
復原,做另一邊
第六式:千斤後舉
握棒在腿前、舉棒到頭上,重複一次
握棒在肩後
第七式:挑燈半擔
握棒在腿前
屈手跨頭、保持伸直、提起腳踭
向前伸直成九十度
復原,做另一邊
第八式:頸枕仰臥
握棒在腿前
舉棒在頭上方
降在頸後、碌頸三次
向上望
第九式:反腕過背
握棒在腿前手心向天
右方提起反手扭毛巾
屈手跨頭
舉棒在頭上方
放背後、擺直、擺平
第十式:胯底旋轉
棒放在大腿下
趾尖向下垂直
順時針轉四圈、逆時針轉四圈
資料來源:運動改變人生基金會
※有你最關心的醫健資訊,請瀏覽 Dr.東 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