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可免交通擠塞 港停車場落後須推動

2019012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調查指香港的智慧停車場發展卻落後於鄰近地區。
會計師行畢馬威發表《互聯城市:亞太地區市民的意見》報告,該報告對香港、澳洲墨爾本、南韓首爾、中國上海,以及新加坡五地共4192名居民進行調查,從六大範疇,包括交通出行、未來勞動力、生活環境、醫療保健、能源和資源以及科技解決方案,探討發展智慧城市時,他們最重視的領域及預期可帶來的好處。
整體而言,受訪者認為創造一個擁有完善城市規劃和設計的良好生活環境,在城市發展中最為重要,有51%受訪者選擇,其次是改善居民醫療保健服務及交通出行,分別佔49%及43%。而為創造更良好生活環境,63%香港受訪者認為,最需要作出的改變是「提供可負擔的居所」,百分比幾乎是上海33%的兩倍。而在改善生活環境的首要行動方面,香港受訪者認為是改善土地用途,包括重建未有充分利用的土地和翻新或修葺老化樓宇。
至於發展智慧城市可帶來哪些好處,整體而言54%認為有助解決塞車問題、53%指可推動經濟增長、52%指可改善公共服務的水平及管理、51%認為可減少浪費資源、49%認為可更潔淨的空氣和水。
智慧城市聯盟主席楊全盛表示,新加坡早在10年前已發展智慧停車場方便車主尋找泊位,發現可紓緩40%擠塞情況,同為先進地區的香港卻落後於鄰近地區,指香港停車場大部分由私人經營,若純粹以社會責任說服企業開放數據,誘因根本不大,而且企業擔心數據出錯時會惹來指摘或法律責任,建議政府及擁專營權的公共運輸工具應進一步開放數據,營造風氣鼓勵企業分享更多資料。
畢馬威環球基建服務亞太區主管Julian Vella就指,房屋問題始終是香港發展的重中之重,市民都期望政府改善土地用途。調查並顯示,接近一半受訪香港居民表示公共和私營醫療機構需加強醫療保健計劃的合作。調查機構建議港府應進一步推動公私營合作,共同推動智慧城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