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轟醫療政策搖擺 醫生倡津貼病人睇私家

2019020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流感高峰期下多間公立醫院病床逼爆,令前線醫護水深火熱。
流感高峰期下多間公立醫院病床逼爆,令前線醫護水深火熱。立法會衞生服務界議員李國麟今早(3日)出席電台節目時批評,政府因擔心影響私家醫生生意,一直不敢擴大「街症」服務,而且醫療政策立場搖擺,沒持續發展,令人力資源無法作出相應配套。
出席同一節目的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執委馬仲儀表示,不少醫生離開公院轉到私營系統,是因為在公院環境下工作欠缺成功感,亦覺得做得不安全,身邊有醫生因為給予每個病人的時間很少,工作不理想,做不到自己可控制的質素而離開。她又指,香港8成醫生在私人市場,但8成病人到公院求醫,認為政府應資助病人使用私營服務,並管制私家醫生的收費。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指,公立醫院情況惡劣,擔心政府介入私人市場,管制私家醫生收費的建議有爭議性,會引來很大反彈,故中短期應要增加醫護人手數量,亦有空間做更多公私營合作項目。
有醫院管理局前高層接受電視台訪問時,建議醫管局制訂流感高峰機制,與約200名私家醫生簽署合約,讓私家醫生在指定時間到公立醫院提供服務,例如在高峰期間將非緊急手術外判給這批私家醫生處理。
他形容流感高峰期間有如「打仗」,總要有「將」領軍協調行政工作、編排人手等,認為部門主管可「落場」幫忙處理臨床個案,但若是在醫管局總辦事處負責行政工作、或者過去10年都沒有再參與臨床工作的人,要他們「落場」是不現實。
屯門醫院心臟專科醫生黃任匡出席另一個電視台節目時,直斥醫管局管理不善,公院醫生受到限制,做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才會黯然離開,增撥五億元亦缺乏規劃,直斥政府「每次有事只會比錢塞住你把口。」他指出,雖然恢復承認英聯邦醫生資歷的做法能夠解決人手不足,但承認有風險,「好似澳洲受訓醫生在港工作會否熟識本港風土病?」
香港專職醫療人員及護士協會幹事劉凱文則認為,醫管局較少挽留人才,明知公院護士短缺,但竟用公帑聘請中介護士,是「養肥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