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非公院主要負擔 社協指不應當代罪羔羊

2019020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社協促社會不應將新移民當為政府政策錯誤的「代罪羔羊」。(趙韻清攝)
新移民不時被批分薄香港居民資源,有醫生組織代表亦指新移民是使用香港醫療系統的「重要分子」。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今午(3日)舉行「回應歧視新移民言論記者會」,指公院住院病人中近半是55歲或以上人士,而新移民在該年齡組別只佔6.4%,即約1.1萬,故新移民不會是公院的主要負擔,促社會不應將新移民當為政府政策錯誤的「代罪羔羊」。
協會幹事施麗珊指,醫管局未有統計新移民使用公共醫療系統情況,社會將醫療系統爆煲矛頭指向新移民實屬不公平。事實上,不少新移民會回內地求醫或自行買藥,而公共醫療系統本身存在問題,例如醫生被要求處理行政工作,令前線人手減少。新移民宋女士來港約10年,一直有做兼職幫補家計,由於擔心公立醫院排隊需時,生病亦只會到藥房買藥自理。
施指,有議員提出要削減單程證名額是「向弱者抽刀」,雖然批出單程證每日名額為150個,以此推算來港不足7年的新移民共有37.8萬名,但根據入境處1998-2017年數字,平均每日有131人持單程證來港,於2016年常在港居住的新移民只約有16.6萬。她指,現時無法獲得單程證申請者的資料,建議港府向中方索取內地單程證申請人資料,並爭取入境審批權,以便依據人口變化來安排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