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東:基因突變作怪 好爸爸突患末期肺癌

2019021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不少EGFR肺癌患者是家庭支柱,他們的病情牽連整個家庭生活與情緒。
不煙不酒、一直扶持患癌太太更父兼母職的好丈夫、好爸爸,突然患上末期肺癌,經化驗後證實,原來又是EGFR基因突變作怪。有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臨床所見,香港中年肺癌患者愈來愈多,而EGFR基因突變型肺癌就最常見於該年齡組群,由於不少患者正是家庭支柱,他們病情牽連整個家庭生活與情緒。一項研究顯示,按某種特定的服用標靶藥次序作治療,可間接延長病者存活期。
四十多歲的陳先生(化名)在一年多以來要照顧剛產子又確診乳癌的妻子,但禍不單行,自己其後也確診EGFR基因突變型的肺癌,且已屬第四期。太太癌症在身,孩子又年幼,陳先生面對極大壓力,也不明自己從不吸煙也沒有肺癌家族史,為何會被癌魔看中。
求診後,除了抽走右肺積水,也要使用標靶藥物抑制癌細胞擴散,目前病情仍受控,為他賺來更多與家人共聚的時間。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潘智文表示,肺癌在香港普遍,雖患者以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佔多,但從近十年肺癌新症數目可見,四十五至六十五歲組群的患者數目不斷增加。她特別提及由這種基因突變而起的非小細胞肺癌,是亞洲最常見基因突變肺癌,患者多數屬該年齡組群,會持續咳嗽、痰中帶血、深呼吸時胸口會隱隱作痛等。
患者一旦確診,早期可作手術、放射治療及化療醫治。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梁廣泉指,若屬晚期就要化療、標靶治療配合免疫治療醫治。當患者對一線藥物治療出現耐藥性,就要轉用二線藥物,如此類推到無標靶藥可用時,便要改用化療,每次換藥都代表治療選擇減少,壽命也在縮短。
近年有國際研究分析二百多名EGFR肺癌患者數據,顯示若患者依從名為GioTag的服藥次序,期間當發現EGFR基因再變時轉藥,有效延遲隨後的化療有效期,患者存活率能兩年的高達八成。梁又指,患者在越早期數確診和接受治療,存活率都有大分別,第一期已治療與第四期才治療的人比較,有一年存活率的人數已相距逾五倍。
※有你最關心的醫健資訊,請瀏覽 Dr.東 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