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非鳥出?又關恐龍事? 港大解開150年之謎

2019021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研究團隊認為羽毛化石並不屬於始祖鳥,而是來自一種未知的帶羽毛恐龍。
1861年時於德國找到、被視為最早被發現的一根古鳥類始祖鳥羽毛化石,到底是否真的屬於始祖鳥所有,過去150多年爭議不斷。成員包括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的一支國際研究團隊,最近透過激光誘導熒光成影技術所攝的相片將謎底解開,在有關技術令羽毛化石中「消失的羽根」重現後,研究團隊經分析認為,該根羽毛化石並不屬於始祖鳥,而是來自一種未知的帶羽毛恐龍。
「始祖鳥屬」是鳥翼類始祖鳥科的一個屬,被認為是帶羽毛恐龍和鳥類之間的過渡物種,自1861年以來,現存只有一個羽毛化石標本。根據當年描述,羽毛內應有一條頗長的羽根,但近年已看不到,即使曾有人以X射線或紫外線技術作分析,仍未解決「消失的羽根」爭議,同時亦不能確定羽毛是屬於始祖鳥的主翼羽、副羽還是初級覆羽。
由港大地球科學系助理教授文嘉棋及美國科學發展基金會共同研發的激光誘導熒光成影技術,利用高強度激光,令骨頭周圍、肉眼看不到的軟組織發出熒光,將其他成影技術無法看到的細節顯示出來。今次研究前,一般指該羽毛化石是屬於始祖鳥的初級覆羽,但新技術下發現該羽毛化石缺少了一個S型中心線,因此排除它是屬於始祖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