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灣大橋顧問奧雅納 捲港珠澳橋遲交RISC表醜聞

2019021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深圳灣公路大橋工程顧問公司為奧雅納。(蕭毅攝)
深圳灣公路大橋(前稱深港西部通道)是來往香港與內地的第四條跨境行車通道,是前特首曾蔭權爵士任內竣工通車的一項大型基建;大橋分香港段及深圳段,是一條全長約5.5公里的三線雙程分隔車道,連接香港的流浮山及深圳的蛇口,工程2003年起建造,2007年7月1日正式通車。
翻查資料,深圳灣公路大橋工程顧問公司為奧雅納(ARUP)。據奧雅納網站,其負責深圳灣大橋的可行性研究(包括環境評估)、細節設計、制定招標檔、投標評審及施工監督服務,該公司近日捲入港珠澳大橋接線工程遲交逾萬份「檢查及測量申請表格」(RISC表格)醜聞。
深圳灣公路大橋香港段的工程項目造價32億港元,長約3.5公里,由金門建築聯同Skanska International Civil Engineering及中鐵大橋局集團(MBEC)負責承建香港段。金門建築亦承建多項政府的道路及橋樑,包括20億港元的后海灣幹線北段工程、80億港元的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南面連接路高架道路段、6億港元的青山公路改善工程合約等。
大橋主要由混凝土高架道所組成,並於兩條分別位於香港及深圳的海事航道上建有鋼結構斜拉橋,以配合所需的長跨距。這兩座斜拉橋都是單橋塔設計,兩座橋塔輕微傾向對方。
深圳灣大橋建成後車流量不似預期,一直為人詬病,其設計客量上限本為日均8萬架次,但通車首年日均只有3千多架次,當局原預計2016年可增至6萬架次,但實際只有1萬1千多架次,不足預期兩成,至去年11月仍僅1萬3千多架次。
由於該橋使用率在啟用初期已遠低於預期,曾蔭權遂於2011年推出第一階段過境私家車一次性特別配額試驗計劃,允許香港私家車車主可由香港駕駛私家車到廣東省,每次逗留一個星期,每日名額50個;但申請反應並不踴躍,亦無助增加車流量,而第二期內地人自駕遊港計劃更因爭議性大而「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