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故:整結他收幾千蚊被質疑貴 維修員:值唔值係你自己決定

2019021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從事結他維修工作的徐洪聲相信,樂器的價錢並不等於它背後的價值。(張德輝攝)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有了這句話,我們似乎就可以理直氣壯地,扔掉那支棄置在房間角落、滿布灰塵、但當初連睡覺都要抱着的結他。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維修」這個行業漸漸在日常生活中淡去,維修被嫌棄成「花錢又花心機」,還不如買一件新的。用金錢來衡量事物的價值,彷彿成為今天社會上的默契。
「維修呢件事,係需要花心機同時間嘅,係一門講求手工藝嘅生意。」全職結他維修員徐洪聲無奈地道出這個事實。而在每件事都要求夠新、夠快的年代,阿聲仍然選擇相信,一件樂器的價值與它的價錢無關。
樂器價值 源於回憶
如果音樂是用以抒發情感,那樂器就是用來承載記憶。阿聲說,他遇過一位客人拿着一支「夜冷」級的結他,就是那種在路邊幾十元就能買到的款式,然後拜託阿聲維修,更表示不惜付出比結他價值更高的維修費。後來阿聲才知道,這個客人並不會彈結他,堅持維修只因為這是爸爸留下的遺物,希望修理好後學彈,從音韻中尋找爸爸的足跡,「值唔值得維修就唔係由我去決定嘅,而係你自己,究竟需唔需要去整返好支結他。」這就是阿聲的信念。
在阿聲看來,維修結他是一種溝通、一種教育。他會花上半小時甚至一小時去了解客人買結他的背景,想要有怎樣的音色,想要彈奏怎樣的曲風。最後,他還會教客人保養樂器的方法,解釋哪些細節可以自己調校,遇到哪些問題才需要找專人維修,和市面上的機械化工序不同,大概就是這種既「度身訂造」又「趕客」的方式,令阿聲的客人少了,朋友卻多了。
維修的執着 源於日本匠人精神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相信是不少人的打工哲學,但阿聲就不以為然。阿聲曾到訪日本東京御茶之水ESP音樂學校兩次,看到了當地人製作出無可挑剔的樂器,感受到日本人對於職業的一份堅持。他決定將這種堅持、這種在工作中不斷思考與改良的心態帶回香港,即使改變不了其他人,也至少要帶回自己的工作室,「其實香港都有好多好有特色嘅手工藝,都可能因為一啲社會因素,而唔能夠承傳落去,我覺得係好可惜嘅一件事。」
不被尊重 源於金錢效率掛帥
面對不同的客人,有人會嫌維修費用太貴,有人會嫌維修時間太長:「佢會覺得,點解你整呢件嘢要一千蚊,八百蚊都得喇,你整得咁快。」阿聲對此深感唏噓:「你問我一支結他大約要整幾耐,其實真係好難答,一般嚟講,由於我要做好詳細嘅檢查、做資料搜集、要同客人匯報,甚至可能我會有一份好詳細嘅維修報告。講求手工藝嘅生意,其實最慘嘅地方就係,可能你睇到我今日整兩個鐘、三個鐘或者一日,其實可能我第一次(維修呢款結他)嘅時候,可能我試咗、重覆咗好多次,或者我花咗好多心機,甚至金錢去學習,先會得到呢個成果。」
「如果你咩事都將錢放喺第一位,一定會犧牲咗啲嘢,例如你想快啲拎返結他,咁可能我就需要忽略一啲細節,你唔能夠畀一個相對好嘅價錢,同樣你未必能夠得到100%嘅服務。」網上資訊發達,不消一分鐘就能搜尋到各種維修資訊和價格,亦是着重細節的維修師傅不受尊重的原因之一,阿聲感慨地說。
而面對客人,阿聲不時都會被問到:「支結他值唔值得整啊?」今集《港。故》用6分半鐘,帶大家思考一下,舊了、故障了的物件,值不值得維修,應該由誰來決定。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