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東:止痛貼有4種 濫用隨時愈貼愈痛

2019022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止痛貼主要分四種,含薄荷、辣椒素成分的普通止痛貼是市民最常用的止痛貼。
都市人容易周身骨痛,止痛貼經常不離身,但使用止痛貼也要適可宜止,否則愈貼愈痛。骨科專科醫生教教大家止痛貼有那四種,同時提提心急止痛的人使用任何止痛貼時,切忌同時使用紓緩疼痛的紅外線發熱器,以免藥物變熱,灼傷皮膚。
私人執業骨科專科醫生林祥慶指,臨床經驗顯示,止痛貼主要用家為關節退化、肌肉勞損或受傷人士,近日一項大型馬拉松賽事完畢後,相信亦有不少跑手因過量運動致肌肉疲勞、小腿或腰部拉傷疼痛,需用上止痛貼。同時,文職人員因工作時坐姿不正或少作運動伸展,令頸椎、腰椎受壓疼痛;女士如家庭主婦及家務助理因手部筋骨勞損,亦會用止痛貼為「媽媽手」鎮痛;年紀大亦增加關節面磨蝕發炎也經常用到止痛貼。
林解釋,止痛貼主要分四種,頭兩類是市民最常用到的止痛貼,分別是最普通以薄荷、水楊酸或辣椒素為成分的止痛貼,以及含有非類固醇消炎藥物、須經註冊藥劑師處方的消炎藥貼。至於另外兩類分別是局部麻醉止痛貼,以及須由醫生處方的嗎啡類止痛貼。前者針對神經線痛楚,較常用於「生蛇」患者,他們可在患處附近用藥貼,經皮膚滲到「生蛇」位置止痛。後者主要應用在癌症患者身上,尤其是肝腎功能較差不宜滴注嗎啡止痛的癌症病人。
使用止痛貼除要依足藥盒標明的使用時間與分量指示外,林提醒心急止痛的病人切勿在貼止痛貼的同時使用紅外線儀器,因藥物或止痛貼的辣椒素遇熱,有機會灼傷皮膚,而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貼也不宜過量,否則有機會影響胃、肝或腎功能。
如貼極都痛應盡快求醫,甚至要考慮手術介入治療。他以常見的椎間盤突出為例,當使用止痛藥配合止痛貼及物理治療六周後情況仍沒改善,便要考慮接受磁力共振檢查,或以微創手術移走突出組織,而臨床經驗見到,約有百分之五椎間盤突出患者需接受手術治療,術後可減九成痛楚,復發機會約百分之五。
※有你最關心的醫健資訊,請瀏覽 Dr.東 fb: